下岗工人刘永强:香椿树上寻找财富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香椿芽采摘几次后,叶子老了就不能食用了。用香椿老叶喂鸡,不仅可以提高鸡肉的营养价值,鸡粪还可以当作香椿树的肥料,一举两得。”近日,在玉田虹桥镇围里村村东地头一间简陋的小屋里,48岁的刘永强告诉记者,从下岗回家到自主创业,他对未来的路充满信心。
下岗多年
萌生大棚种植香椿的想法
48岁的刘永强曾是开平马家沟矿工人,2000年下岗。为了谋生,他在钢厂打过零工,做过餐饮,也自己办过加工铁丝、铁钉的工厂。近两年,国家对农业政策一路向好,刘永强把目光投到了土地上。经多方考察,刘永强发现,香椿芽在我市及周边地区人们心中有较高的认可度,他萌生了种植大棚香椿的想法,决定在香椿树上寻找商机。
多方考察
种植30多万株香椿
2014年10月,刘永强在玉田虹桥镇围里村承包了50亩耕地,开始筹划大棚种植香椿。当年11月,刘永强从山东泰安引进17万多株香椿苗。“香椿大棚种植属于假植,是用浅土层栽植,通过喷淋水分供给茎干营养,我虽然精心管理,但由于缺少经验,香椿出芽率依然很低。”刘永强说,2014年种植,他甚至没有收回成本。去年,他又先后十几次到山东泰安、济南、菏泽等地考察、学习香椿种植经验。2015年11月初,他又从山东引进20多万株香椿树苗,加上2014年在大田平茬的10多万株香椿苗,刘永强去年共种植了5棚30多万株香椿苗。记者跟随刘永强分别走进了几个香椿大棚,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温暖如春,香椿的嫩芽格外养眼。
用香椿老叶养殖“香椿鸡”
因为2014年种植的香椿出芽率低,导致废叶增多,眼看着辛苦的劳作就要白白浪费,他萌生了养“香椿鸡”的想法。去年年底,他先后两次引进了200只“德国罗曼”公鸡和近1800只“美国海兰”母鸡,并多次向养鸡户学习养殖经验。刘永强说,因为“香椿鸡”的养殖在我市尚没有先例,玉田畜牧局工作人员给了他们大力支持。
记者在刘永强的两个大棚内看到,密密麻麻的香椿树苗间到处是来回穿梭的鸡群,大棚内弥漫着香椿的清香。“我们将储备的香椿老叶加工成末,再与玉米、豆粕、麦麸等调配进行喂养。在山东等地证实,这样饲养的鸡肉质良好,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鸡,十分受欢迎。”刘永强说,再过不久,他们的“香椿鸡”也可以上市了。
希望带动更多人创业
从最初下岗后的无奈创业到如今选择自己喜爱的创业之路,刘永强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尽管前路依然艰辛,但他心底始终有个信念:为理想奋斗,为生命奔跑,创业的天空会更精彩。刘永强说,他希望把香椿种植做成产业,继续扩大露天种植面积,降低香椿苗购进成本,延长香椿生长周期,让一部分香椿树成材;打破香椿季节种植的弊端,让香椿芽一年四季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扩大养殖“香椿鸡”规模,延伸开发香椿系列食品,实现种植、养殖、加工的有机结合,把香椿这一独特的资源打造成为高附加值的循环农业精品。刘永强更期待着有一天能把他们成熟的种植香椿和养殖“香椿鸡”的技术传给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下岗工人、农民等一起创业。
记者 梁赞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