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宜新:自主创业活出精彩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朱大勇)“下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斗志,要信得过自己,看得起自己,下岗了照样能活出精彩的人生!”近日,在丰润区丰润镇张良各庄村南的健科日化厂,下岗女工时宜新说这番话时,脸上流露更多的是自信。
下岗女工卖房创业
今年55岁的时宜新,曾经是唐山市华新纺织厂的一名女工。2002年,时宜新和丈夫双双下岗。孩子尚年幼,家里又有老人,生活的艰难一下子摆在了时宜新面前。“当时我想这么多的下岗工人都依靠政府是不现实的,我又是一名党员,应该自谋生路。”时宜新和丈夫最初选择了养殖奶牛,经过几年的奋斗,效益并不理想,几乎入不敷出。
2003年,时宜新的一位朋友要转让手里的一个小日化厂。“我当时挺心动的,但我上哪去找十几万元的资金啊?最后想到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套使用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的房子。我决心破釜沉舟,搏一回。”
“卖房子,你这是败家!”卖房遭到丈夫坚决反对,但房子在时宜新的坚持下还是卖了,住了十几年的家,匆忙间只卖了4.6万元。“把房子卖掉后,突然没了家,那心里的滋味甭提有多难受了。”三口人分居三地,丈夫搬去了养牛场,儿子住在学校,时宜新搬进了日化厂的小院。八间房,一个棚子,一间厕所,这就是厂子的全部家当。时宜新和两名下岗女工,请了一位司机和作料工就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寻求生路背包自荐
创业之初,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时宜新,每天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身后用一个大帆布书包背着10多公斤重的产品,开始独自跑销路。
“记得我去过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饭口儿过了,服务员都在闲聊。我觉得有戏,便拿出产品请饭店的工作人员免费试用。可没想到,其中的一个工作人员站起来就说:‘我们不需要,你赶紧出去!’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把我推到门外,并把我的产品摔到了地上。”时宜新当时傻站了片刻,二话没说,从地上捡起自己的产品离开。“创业时我也是40多岁的人了,但辛酸也好,流泪也好,我不断告诫自己:你要信得过自己,看得起自己!”为了见到各家饭店经理一面,时宜新每天都来等,有时等十几天才能见到。渐渐地,过硬的质量和真诚的服务态度终于使产品打开了销路。
产品销路打开了,她却又面临着资金回收的问题。某家饭店要倒闭了,但还欠着时宜新2万元货款。“当时与这家饭店做海鲜生意的人都说货款怕是要泡汤了,都不再追要。可我不行啊,没有这2万元货款,我的厂子就无法生产。”最后,饭店给了时宜新一张饭卡抵货款,饭卡只有在这家饭店消费才能使用。“当时我每天就要一碗米饭坐在饭店大厅里,盯着就餐的客人,一有人去结账就追上去问,能不能用我手里的饭卡结账,把现金给我。”在遭遇过无数白眼和嘲讽后,在饭店坐了半个月的时宜新终于拿回了80%的货款。
为了送货方便,时宜新托朋友在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小货车,没想到这是一辆已经报废的汽车,一次在市里送货的过程中,被交警拦下要扣车。送货师傅简单讲述时宜新艰难的创业故事后,交警都被感动了,不再扣车,告诉司机一定要换车,并把这辆报废车处理好。
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时宜新先后欠下了不少的外债。“如果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压力就是蜜糖;如果把压力憋在心里,让它无休止地折磨自己,那就是砒霜。”也正是一直以来的坚持,时宜新的日化厂慢慢有了起色,她自己注册了商标,也上了一条新的生产线,除了生产原来的洗洁精外,还生产起了洗衣液等洗涤用品。
永不言弃回报社会
走进时宜新的日化厂,就能看到墙面上贴着的标语:“下岗不可耻,劳动最光荣。”“下岗再创业,生活自解决。”正是对此深有体会,时宜新非常愿意接收下岗姐妹到她的厂里工作。“我现有员工10人,大都是和我同厂的下岗职工。”
厂子稍有起色后,时宜新觉得该给社会一些回报。2012年9月,她将价值4000多元的洗涤用品捐赠给了丰润区纺织二社区的27个贫困家庭。当年11月,时宜新回到家乡迁西县新集镇南台村小学,将价值5000多元的电视机、打印机、DVD等先进教学设备送到了校长潘振民手里。
“下岗后,我尝遍困难的滋味,知道生活的艰辛,现在事业有了起色,我要做些公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宜新说,她也希望下岗的姐妹们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