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的方向
——我市爱心人士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红色之旅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王昊)连绵起伏的群山,埋葬着英烈的忠魂;热情质朴的百姓,讲述着抗日英雄的丰功伟绩;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烈士们不朽的足迹。近日,由我市企业家、普通百姓和新闻记者组成的一个特殊爱心团队,走进了群山环抱的革命老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重走冀东子弟兵为之抗战的前线,感受着一方热土上孕育的红色精神。
探根溯源搜寻冀东英魂
“今天,是我第8次来到宁城,能把《血路》这本书,奉献给这块英雄血染的土地,让我感到了无上光荣。”王辅睿老人已年近八旬,他从最初来到宁城寻找牺牲的父亲,一直到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揭开那段尘封的抗战历史,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段寻亲路,竟然走了二十多年。
满目皆绿的山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漫步于宁城的街道,一条名叫“高桥”的街牌尤为引人瞩目,很多过往游客都纷纷在此拍照留念。“高桥就是与我父亲同时牺牲的战友,他们从唐山出来参加抗日后,就永远没有再踏上归途。”王辅睿眼含热泪向记者介绍,高桥牺牲时年仅31岁,作为三区队队长兼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委员,他曾率领部队在条件十分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承平宁地区与日伪周旋,令敌人闻风丧胆。
据史料记载,在进入承平宁地区时,高桥率领的三区队有350多人,这些人中有90%以上是唐山地区的战士。直到1944年5月返回冀东的仅有100多人,高桥、王汉三、舒殿友等200多位三区队将士牺牲在承平宁地区,其中大部分牺牲在宁城境内。
“高桥牺牲后,日本侵略者曾作出了令人发指的行径,他们将其头颅砍下,运送到承德示众。”宁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耿志民向记者介绍,宁城人民当时并没有被敌人的残暴行径所吓倒,而是千方百计将高桥烈士掩埋。至今,历经四次安葬高桥烈士遗骸,两次修建高桥烈士陵园,老百姓们用最质朴的方式,纪念着这位伟大的英雄。
青松翠柏掩映着一座纪念碑,“高桥烈士永垂不朽”的字迹闪闪发光,一朵朵黄菊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哀思,耳畔呼啸的风声似乎在穿越时空,诉说着一段段发生在宁城这片热土上悲壮的故事。
翻山越岭触摸难忘记忆
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在一个风光秀美的小村庄停下脚步,这座地处深山的村庄名叫高桥村,是高桥烈士牺牲地。走进村内的老戚沟,在一座坟冢前的石碑上铭刻着“七位革命烈士墓,高桥同志的战友,口里人,于1944年3月6日牺牲”,面对这座无名烈士墓,王辅睿老人流着泪说:“这是第二次迁葬时的纪念碑,是老百姓的一片心,希望它永远留着。”
“宁城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承平宁抗战主战场,这里是高桥等烈士为国捐躯的地方,70多年来,这里的百姓对抗日历史、抗日英烈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默默地呵护着这座冀东无名烈士墓,保存着纪念设施和历史文献。对我们一行人而言,这是最好的红色教育。”唐山中恒文化总经理王素女面对无名烈士墓,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泪珠不断从脸颊滑落。
其实,在当年的战争岁月里,宁城人民用一片丹心和血肉之躯,坚决支援前线抗战的将士们。在《宁城县志》里,有一个与一般县志不同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对革命有贡献人员名录》,以列表的方式简要记载了259位普通百姓支援抗战的事迹。
英雄不能被忘记,老区的群众更不能被遗忘。如今,高桥村正充分利用村内葫芦峪独特旅游资源,积极发扬革命老区红色精神,围绕承平宁抗日战争历史,修建了高桥七烈士陵园,并在园内树立起七烈士浮雕像及事迹简介,进一步将景区打造成红色精神圣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心之旅传承红色精神
一朵朵粉红色的牡丹花竞相绽放,为深山里的小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步履坚定地走上一座铁索桥,闻听对面王营子中心小学内传来的朗朗读书声,爱心人士们愉快地拎着一包包沉甸甸的图书,为师生们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们此行来到这里,就是希望通过这次捐书行动,让同学们更好地享受文化滋养,学好知识,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为家乡多做贡献。”各位爱心人士纷纷表示,此行不仅是献一份爱心,更重要的是经过实地走访后,能够切身了解宁城的红色文化,了解家乡子弟兵在这里建立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将宁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到唐山。
“非常感谢唐山爱心人士对我们的关心,3年前,唐山自驾车协会的爱心人士为我们送来了课桌,今天又送来了丰富的图书,你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位同学,我们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王营子中心小学校长刘海军向记者坦言,作为革命老区的偏僻小学,能得到唐山爱心人士的关注,他感到十分欣慰,而且现在学校正打算更名为高桥小学,进一步打造好红色校园的文化氛围。
今天,大山深处已没有了昔日的枪声,但阵阵松涛,似乎在吹响一声声急促的集结号。山谷间日夜不息的溪流旁,已不见了掬泉止渴的战士,但流淌的泉水声似乎在倾诉着对往事的记忆。在这片用冀东将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宁城百姓与唐山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情历代传承,双方正共同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