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感人故事:40年前,废墟上的接生
唐山信息港 发表于:2016-6-23 22:08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16
9acf80654c863df1e127221ae0fc7c0a.jpg

       这是一张拍摄于1976年的老照片。在地震废墟上,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经过7个小时,周娟华医生迎接了孙沪的诞生。上海市委党史办提供    在上海,92岁高龄的周阿婆退休前是一名妇产科医生。
       在唐山,40岁的孙沪是在唐山大地震中出生的。
       两个人的生命交集,始自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那场大劫难中,上海医疗队的周娟华,在地震废墟中迎来了孙沪的诞生。
       这次交集,也让上海和唐山,这两座相距1195公里的城市,在今天依然能感知到那种真情带来的温暖。
       不久前,在寻找为唐山地震婴儿接生的上海医生过程中,人们了解到——
       关键词: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寻找
       5月底的一天,一个央视摄制组从北京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他们正在拍摄一部反映唐山抗震40周年的纪录片,此行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在大上海,寻找一位老照片上的人。
       这是一张镌满岁月印记的黑白照片:几位“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或蹲、或跪,借着手电筒的微光正在为一名孕妇接生,头顶是帐篷,脚下是泥淖……
       这是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短短几分钟时间,这座华北工业重镇成为人间炼狱。劫难中,一名孕妇面临着另一个生死挑战——她的孩子要出生了!无助的母亲陷入了绝望。危急时刻!这位母亲遇到了来自上海的医疗队。最终,在医生的帮助下平安生下一名女婴。
       “这是唐山摄影爱好者收藏多年的一张老照片。”摄制组一名导演说,“由于相关文字资料丢失,其它信息已无从查找,只知道这支医疗队来自上海。”    接生的医生是谁?女婴现在在哪儿?一张老照片引发人们诸多疑问。
       寻找,自摄制组一踏入上海就开始了。    此时,上海市委党史办和上海文化出版社正在进行“上海支援唐山大地震”的课题研究。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素材。
       “寻人!唐山大地震中接生的上海妇产科医生,你在哪里?”6月2日,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官方微信特别推送了这样一条消息。
       当时,这条微信的编辑根本想不到,这个原本仅有1千多粉丝的微信公众号一天之内“涨粉”至万人。寻人帖隔天就上了当地多家媒体的版面,进而引发一场全城寻找的热潮。
        “一定要把照片上的医生找到!不能让珍贵的记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这是城与城之间的互助,是一场大灾难中彰显着人性光辉的一幕。”    ……    网友的评论一下子刷了屏。
       一时间,上海新闻界、医疗界都加入到寻找的行列。
        “咦,这位医生好眼熟。”6月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退管处处长潘涵看到市卫计委推送至内部办公系统的那张老照片,心里一怔。
       “这就是周医生嘛!”潘涵经该院妇产科主任成佳景辨认,断定照片中的接生医生就是时任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前身)妇产科主任的周娟华,一旁协助的是外科总护士长王月美!
       “孙沪!出生女孩叫孙沪!”电话里,已经92岁高龄的周娟华马上说出女孩的名字。
       原来,15年前的2001年,她们曾赴唐山与当年地震中诞生的女孩见过一面
       此时此刻,在千里之外的河北,寻找孙沪的接力正在电波中进行。
       “如果您认识名叫孙沪、今年刚好40岁的唐山籍女士,请联系我们。”河北交通广播992大家帮的节目主持人伟龙和林夕在早间节目发出这样的信息。他们受上海同行之托,加入到了联动寻找的行列。
       直播间的电话接连响了起来。    “我姐姐的同事就叫孙沪,是在唐山大地震后几天出生的。”当天下午,一名听众打来电话。
       终于找到了!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唐山。此时,距寻人微信发出,不足24小时。

fc6b419ee5395fa7ffd1d5b7a6c9bf43.jpg


2001年,纪念唐山抗震25周年时,作为上海医疗界支援唐山大地震的代表之一,周娟华(右)曾回唐山“探亲”,第一次见到已长大成人的孙沪(左)。上海市委党史办提供
一次帐篷里的接生
    在上海市虹口区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医生周娟华。
    “那就是一场战斗!”92岁高龄的周阿婆回忆起那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抗震支援,激动不已,眼角泛出泪花。
    “那天是1976年7月28日,天气很热,晚饭刚吃了一半就接到医院的通知——唐山发生大地震,医院马上要组织医疗队开赴现场开展救援,让我马上做好准备去医院报到。”周阿婆回忆,“灾情就是命令,我立刻放下饭碗打包出发,连家人都来不及通知……”
    “去救人!”紧急集合中,时年52岁的周娟华听到了这样的口号。
    “听党指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当时都是这么想的。”周阿婆的眼神中依然透着那个时代的坚定。
    一支40多人的救援队伍几个小时就组建完成了。从上海到唐山一千多公里路程,上海医疗队昼夜兼程。由于震中地区地质破坏严重,铁路线中断,上海医疗队乘火车到达天津后便转乘军用飞机飞赴唐山。
    20个小时之后,周娟华所在的上海医疗队抵达了唐山灾区。
    “全部都是瓦砾、废墟。到处都是尸体。味道很重!”
    这是周娟华对灾区的第一印象。尽管她是经验丰富的医生,见惯了生死,但是眼前景象仍然令她错愕。
    炎热、断水、断炊……一个个困难横亘在医疗队员面前。这种情况下,有计划的救援根本不可能,上海医疗队只能就地救援,见一个救一个。
    “很多人都不行了!没有声音了。”周阿婆回忆,“天还在下雨,一排排的帐篷正在搭建……”
    在自身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确保的条件下,队员们开始了与死神的赛跑。
    1976年8月4日,凌晨时分,一位即将临盆的孕妇被人抬着来到医疗队的帐篷中。
    “她是刚刚被从废墟里拖出来的,不停地大叫,马上就要生了!”周阿婆开始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她马上为孕妇做检查,“她是难产,不停地叫,疼啊!”
    由于地震造成的巨大恐惧,再加上数日未正常饮食,孕妇的体质十分虚弱,已无法承受分娩的巨大消耗。此时若不采取断然措施,极有可能再次遭遇生命危险。事不宜迟,周娟华决定,助产手术马上开始。
    “当时条件的恶劣,今天你们年轻人完全无法想象。”回忆起40年前接生的场景,王月美觉得仿佛就在昨天,“没有手术床,天又刚下过雨,只能在泥泞的地上铺上报纸和塑料布,让孕妇躺平,我们都跪着、蹲着操作。外面下着雨,天很暗,帐篷的采光又不好,就让其他队员打着手电筒,我协助周主任助产。”
    余震不断,周娟华和王月美跪在地上,不断给这位母亲鼓励。
    “呼吸,用力!”“呼吸,用力!”……
    周娟华是上海医疗队唯一的一名产科医生,她不能离开。从7时到14时,她整整在帐篷里跪了7个小时……
    孩子终于出生了!
    “我姓孙,你们是上海人,这个孩子就叫孙沪了!”孩子的父亲抹了一把泪,当下就给孩子取了名字。
一份延续40年的牵挂
    “周奶奶,我很想念您,咱们15年不见了。”6月3日,周阿婆接到了孙沪和她的父母打来的电话。
    从唐山到上海,这是一段跨越40年的通话。
    “孙沪,你多大了?”周阿婆坐在轮椅上,拿着电话的手不停地颤抖。
    “再过一个多月就40了。”孙沪说。
    周娟华不敢相信,那个在废墟中出生的女孩如今已经40岁了,她感叹时间太快了。
    15年前,纪念唐山抗震25周年时,作为上海医疗界支援唐山大地震的代表之一,周娟华曾回唐山“探亲”,看到了唐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第一次见到已长大成人的孙沪。
    2001年7月30日的《唐山劳动日报》在头版以《此情绵绵无尽期》为题进行了报道。
    “扑进当年抗震救灾上海医疗队队员周娟华的怀中,激动的泪水湿润了孙沪的双眼。25年前,是周奶奶将她迎进人世。”报道中这样写道。
    之后,两人就断了联系。“15年,我们搬了四次家,电话也换了。”周阿婆的儿子说。
    但这15年间,孙沪从没停止对周奶奶的寻找。
    “我找啊找,我托人去周奶奶的医院找,都没能找到!”孙沪说,“可我一定要找到啊,这是我的恩人啊!从小父母就这样跟我说。”
    40年间,孙沪一直牢牢地记着自己名字的来历。
    “其实我刚开始的名字还不是孙沪,我叫孙沪震蓬。”孙沪笑着告诉记者,“孙”是姓氏,“沪”代表上海,“震”是唐山大地震,“蓬”说明她是在帐篷里出生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问怎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后来,为方便,干脆就叫孙沪了。”孙沪说,“解释了几十年,每一次都是讲故事。我是唐山大地震生的,遇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医生……”
    就在一次次的解释中,孙沪渐渐长大。如今,她已是一个男孩的母亲。
    “没有周奶奶,说实话,就不可能有我。”孙沪的泪水一下子涌出来,“当时周医生就在那里跪着接生,整整跪了七个小时啊……”
    这些事情,都是家人40年来反复“灌输”给她的。这被孙沪归结为一个词——感恩。
    “虽然远在上海,但我们心里时刻惦念着唐山。”周阿婆的儿子也被孙沪的感恩之心深深打动。
    “过段时间我一定去上海看看周奶奶和她的家人,带上我儿子。”孙沪说。
相关阅读
15512cb593bd0606042708dcda9f17bb.jpg
    沪上见恩人 恩情永不忘
    当年的10岁男孩,如今长成七尺男儿。已是一名国际海员的白海明永远忘不了40年前困在地震废墟中的七天七夜,永远感恩于将他从死神手里夺过来的救援医疗队。
    “杨医生、沈医生,40年了,一直想念你们,你们都还好吗?”4月24日,当白海明赶赴上海,见到当年救助他的医生时,这个皮肤黝黑的北方汉子,眼泪扑簌簌掉下来。
    40年了,这是现居秦皇岛的白海明与恩人们的首次重逢。
    1976年8月3日上午,正在紧张救治地震伤员的上海医疗队员接到命令,一位被困了7天7夜的小男孩刚刚被从废墟里救出,急需抢救!
    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
    上海医疗队指导员杨永年、骨科医生沈建人等立马赶赴解放军临时帐篷医疗点。
    “没有车辆,我们是用扁担挑着显微镜等医疗器械,冒着炎热,一路小跑到解放军临时帐篷医疗点去的。”沈建人回忆说。
    “男孩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杨永年回忆,虽经初步抢救,他的心率仍达每分钟120多次,右肺呼吸音粗糙,血压很低。
    160多个小时没吃没喝,白海明严重脱水,脑、心、肾出现缺氧症状。
    刻不容缓。医疗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向当时的上海医疗队大队部和河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情况,迅速调来了代血浆、人体白蛋白及其他药品和器械。
    经过数天的抢救和日夜护理,白海明终于脱离了危险,得救了!
    想起这一切,白海明几度哽咽。
    “疲劳、饥渴、疼痛……我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明天了。可就在希望即将消失的时候,解放军来了,上海的医护人员来了!你们把我从死神的身边拉了回来!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说完,他对着恩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