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之四)上海市无私支援地震灾区
环网 发表于:2016-6-27 10:1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99
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之四)上海市无私支援地震灾区

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之四)上海市无私支援地震灾区

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之四)上海市无私支援地震灾区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市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伤员救治和支援唐山支柱企业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山人民将永远铭记于心。
  上海医疗队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
  地震发生当天,上海市委立即从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抽调880人组成56个医疗小分队迅速赶赴灾区,8月5日,又派出第二批医疗队1100人。上海医疗队在唐山路南、路北区和机场以及丰南、丰润、遵化、迁西等地,开展抢救、转运伤员和卫生防疫工作。后来,根据河北省抗震指挥部的要求,他们又在唐山的东矿、缸窑和丰润、玉田分别成立了4个临时医院。从7月31日到9月24日,据医疗队和4个临时医院的不完全统计,共救治伤病员242873人次,其中住院病人3268人次,做手术1576例,接生新生儿195名,培训赤脚医生347名,协助灾区恢复合作医疗站89所。抗震救灾医疗救护的过程中,全体医疗队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同灾区人民同甘共苦,在唐山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上海援建队支援唐山支柱企业劫后重生
  1.对唐山钢铁公司的支援
  1976年11月11日,上海冶金工业局革命委员会根据冶金部“对口支援一包到底”的要求精神,为了尽快地支援唐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唐钢)全面恢复生产,与各有关单位研究商讨,做出如下决定:
  上海冶金工业局革命委员会第一批承担支援唐钢一、二炼钢、中型轧钢厂共233人,由上钢一厂承担78人,二厂27人,三厂58人,五厂37人,机修总厂21人,二机修厂12人,选择政治思想好,能够起骨干带头作用,有实践经验,技术熟练,身体健康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参与支援活动。
  鉴于唐钢受灾比较严重,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决定支援单位自行建简易宿舍和食堂,解决食、宿问题。所需建房材料和设备,除已发运唐钢外,对有关急需的材料设备由各承担单位,尽快落实,从速发运,以利工程进行。材料、设备等费用由支援单位先行垫付。
  1977年5月4日,上海冶金工业局根据冶金部的布置和唐山钢铁公司的意见,派出第二批支援唐钢的援建队伍共136人,包括支援唐钢公司第一炼钢厂、第二炼钢厂、中型轧钢厂和职工医院计117人,加上后勤、门卫、食堂、锅炉19人,由上钢一厂承担39名,二厂5名,三厂32名,五厂34名,机修总厂15名,二机修厂9名。
  为了便于工作,上海冶金工业局在唐钢设立支唐工作组,负责有关支援唐钢生产业务方面的事情及生活管理等工作。
  上海支援队在援助唐钢恢复生产过程中,共完成了化铁炉、转炉、连铸大中修20余次,行车大中修30台,制作60吨平车2台,修理好车床7台,车床的备件备品加工量提高了一倍以上,修复了各种减速箱52只,新装了各种类型减速箱31只,修复了大小电机300余台,大修了80瓦大电机7台,13.5直流发电机一台。同时还革新了一台电工自动裁带机和一台小型机械控磨顶压机,改革了200吨机械压力机,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台300吨油泵压力机,改革了模具钻床12套。
  2.对开滦的支援
  唐山大地震使开滦煤矿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地面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变成一片废墟。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基建组承担开滦煤矿机械制造厂和电厂的复建工程。基建组对援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为了加强对援建现场工作的领导,确定成立“上海市援建开滦煤矿机修厂、电厂工作组”。由王少萍、张国田、蒋惠金、江启龙、施少康、沈永良、桂诗琪、曹宏甫、邵金瑞、朱广生等十位同志组成,王少萍同志任组长,张国田、蒋惠金、江启龙任副组长。工程分两期,第一期工程开滦电厂和机修厂合计51879㎡,第二期二厂合计49169㎡。
  在上海援建队伍的大力帮助下,开滦煤矿很快恢复生产。上海援建队除在技术上对开滦鼎力支持外,还援助了大批的机电产品、建材、五金、化工材料、毛竹、油料等生产资料。
  唐山市档案馆向社会征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联系电话:2801721。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