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日前,在古冶开滦煤矿原林西广场(唐山第二抗震医院原址),上海医疗队成员赵震宇医生引用了艾青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在抗震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当年在大地震中无私援助唐山人民的上海医疗队代表回到了当年他们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重访故地 感慨不已
在唐期间,上海医疗队一行先后走访了抗震纪念碑广场、古冶开滦煤矿原林西广场(唐山第二抗震医院原址)、原八大处机场及抗震救灾指挥部原址、清东陵、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世园会、路北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新唐山的发展变化让当年上海医疗队的成员们感慨不已。“40年没有回来了,唐山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如今成功举办世园会的魅力城市,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上海医疗队成员周蓉对记者说。摄影家常青将自己拍摄的一幅老照片赠送给上海医疗队,照片记录的是上海医疗队队员在没水没电的情况下,打着手电筒为大地震伤员做手术的场景。回忆起那段历史,老人十分动情:“当时他们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多次把身上的血液输给重伤员。如今上海医疗队的老同志又回来看望唐山人民,我想说,你们是唐山人民的恩人,也是我们永远的亲人。”
捐款5万 义诊传情 7月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团来到市截瘫疗养院,向该院捐赠5万元,并为院友义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副市长高瑞华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赵文华说,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组建由抗震老同志与青年骨干医师新老结合的医疗团队,三赴唐山开展义诊服务活动,感恩和铭记前辈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光辉业绩,传承交大医学院大爱无疆、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积极履行服务社会的公益责任,更好地为唐山大地震中的伤病员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促进交大医学院与唐山市卫生计生系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上海人民和唐山人民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推动沪唐两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瑞华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衷心希望唐山与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深厚情谊薪火相传,友谊之树岁久长青。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唐山,支持唐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让唐山人民享受到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捐赠仪式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团的多名专家,还为市截瘫疗养院的院友进行了义诊咨询,对他们给予了健康指导。
丰润“探亲” 情动医院 7月9日至10日,5名当年参加唐山抗震救灾的上海医疗队成员重返丰润“探亲”,来到丰润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2天的医疗义诊活动,受到医院和患者的热烈欢迎。5名上海医疗队成员杨庆铭、徐建中、郑振中、应秀玲、丁美芳,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上海交通大学出动1200人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前后有4批医疗队来到丰润,直到1978年5月全部返回上海。这5名成员都曾参加过震后丰润县医疗救援工作。在丰润区人民医院会议室,悬挂着当年上海医疗队救灾时的老照片。当杨庆铭等5名成员走进会议室,立刻激动地从老照片中寻找自己当时年轻的身影。阔别近40年,此次带领15名青年骨干医师重回丰润,5名老医生都感慨万千,他们欣慰地看到丰润城区发生的喜人变化,2天的行程被义诊、讲课、手术、查房、疑难病历讨论等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曾任丰润抗震医院副院长的王起老人回忆起当年和上海医疗队一起工作的那段经历,动情地说:“上海医疗队在丰润工作了两年,不仅抢救地震伤员,还医治疾病患者。如今,医疗队同志又回来了!”-
唐山大地震救援时期的上海医疗队闫永增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在第一时间组织医疗队赶赴灾区,进行就地治疗,并根据唐山后续医疗的实际需要,援建了4所抗震医院,即唐山市第一、第二抗震医院和玉田县、丰润县抗震医院,为唐山人民取得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上海市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即紧急组建。1976年7月29日上午,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880人乘火车出发,于30日上午到达天津。由于铁路受到地震的破坏,医疗队员改乘军用飞机,从下午1时开始分批上飞机,到晚上10时30分陆续到达唐山机场。
上海医疗队队员在唐山“帐篷医院”前合影
30日下午3时30分,上海邮电医院医疗队最先到达唐山机场。队员不顾旅途疲劳,立即投入收治伤员的工作之中。待上海医疗队全部到达后,根据河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8月5日,上海又增派1100多人,其救援范围扩大到遵化、玉田两个县。在最初的这批医疗人员中,团员青年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有的参加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在地震灾区,上海医疗队主要在唐山市路南、路北两个区以及丰南、丰润、迁西、遵化、玉田等县的城镇和部分公社内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上海医疗队队员在帐篷中治疗伤员
上海医疗队在唐山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不少队员刚下飞机就恶心呕吐,但还是背起三四十斤重的行李,奔向抗震救灾的指定地点。震后余震不断,缺衣少食。医疗队住在帐篷里,没有水可用,有时四五天不能刷牙洗脸,不能擦身、洗澡,十几个人用一盆水,甚至连喝水都互相谦让。因大量出汗,每人衣服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盐霜,使衣服变得硬邦邦的。队员们喝的是冷水,吃的是压缩饼干,加之晚上没有被盖,使许多人泻肚子、发烧,但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带病坚持工作。那时,5级以上的余震是常有的事,夜晚睡觉时,常被余震震醒。除了余震,还要冒着被瘟疫夺去生命的危险。清尸时,他们抬着100多斤重的尸体,不时有血水滴在衣服上,又没有办法清洗,刺鼻的臭气持续袭来,令人窒息。唐山原有的医疗设施在地震中被毁,医疗队只能在空地架起帐篷作为临时医院。手术室极其简陋,木板当床,铺上自带的油布,点上汽灯,喷点消毒水,仅此而已。
上海医疗队队员打着手电筒为地震伤员做手术
上海医疗队英勇地奋战在抗震第一线,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医疗队超负荷工作,建工医院这支15人的医疗队每天要诊治1500余名伤员;上海市二医院外科医生陈凤珍不顾50多岁的年纪,连续3天为患者做手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护士陈玮英不顾自己中暑发烧,在烈日高温下坚持抢救病人,并带病巡回医疗;上海市传染病药剂员沈慧珠刚病休上班不久,就报名赴唐山救灾,并战斗在震害最重的路南区;被困了7天7夜的小男孩白海明刚刚从废墟里救出后,生命体征十分虚弱,上海医疗队指导员杨永年、外科医生韩士章、儿科医生范薇薇、骨科医生沈建人立即赶赴解放军帐篷医疗点紧急抢救,使白海明及时得救;上海医疗队医生赵震宇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多次把自己的血液输给重伤员。新生命的诞生是唐山的希望,而他们所起的名字则体现了对上海医疗队的感恩。上海铁路中心医院(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周娟华和护士王月美跪在地上7个小时,为难产的孕妇接生,小女孩起名“孙沪震篷”,“孙”是姓氏,“沪”代表上海,“震”是唐山大地震,“篷”是帐篷,寓意在地震篷里由上海医生接生的,后来为了方便,干脆就叫孙沪。孕妇李士荣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袁双喜在唐山市第六中学操场上建起的临时医院接诊,为了怀念、感恩上海医疗队,李士荣与丈夫王士立商量,给孩子起名“王怀海”,寓意怀念上海医生的恩情。
上海医疗队队员在第一抗震医院门口合影
从1976年7月30日到9月24日,上海医疗队来唐人数达2005人,接待门诊22.1万人次。另据其他资料显示,从7月30日上海医疗队到达灾区到8月22日抢救任务基本完成,上海医疗队共治疗伤员181768人次,做大小手术781例,接生37名婴儿。到8月20日,运往唐山急救药品已达488吨,医疗器械96吨,漂白粉127吨。作为医疗条件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上海医疗队为唐山抗震救灾提供了物质、技术、人才和智力的支持。在唐山人民最困难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勇敢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怕艰苦,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震地凯歌。毋庸置疑,上海医疗队每位队员都是唐山病患的恩人,都是唐山人民的恩人,他们在唐山的医疗救助行动,永远为唐山人民所铭记。值此抗震40周年之际,向大力支援唐山抗震救灾的全国各族人民、人民解放军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恩情唐山人民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