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的瓷器制作始于明朝初年。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有山西、山东等地的移民,带来了制缸技术,开始了粗瓷的生产,但发展缓慢。到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前后)陶瓷手工作坊仅有十余户,工人百余名,至晚清光绪年间才有了白瓷和细瓷的制作。
最早在唐山手工作坊制作陶瓷用具的是田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田、范两家祖先原居山西介休,明成祖永乐二年,两家一同移居滦州开平镇河沿庄落户。两家原来都通晓制缸技术,迁到河沿庄后,见当地有大量陶土可以制缸,又有煤藏可作原料,于是在农作之余,分别烧砖建窑,烧制缸、盆等粗瓷用品,属于家庭手工作坊。以后此地乃名缸窑,明嘉靖以后,名西缸窑。至清朝光绪年间,田家窑开始生产化妆土白瓷。光绪末年,田家田鹤群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生产出唐山最早的细瓷用具。田家窑在唐山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代表了唐山陶瓷技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继田家和范家窑兴办之后,有秦氏家族兴办的陶成局最有名。秦家明成祖永乐二年移居滦州开平镇河沿庄落户,而后此地名秦庄(即今唐山市东缸窑)。后有移居来的常家会制作缸、盆,于是秦家出资,雇常家人做工,兴办窑厂,始名陶成局。晚清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开平矿务局给陶成局带来了商机。开平矿务局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开凿矿井需要坚实耐用的缸砖,遂聘陶成局局长秦履安设计包制。秦履安抓住机遇烧出了供矿井用的缸砖,继而在古冶、林西等处分设缸砖场,产量激增。同时供应天津北洋机器局大沽造船厂所需的缸砖和耐火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后又仿造各种细瓷,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陶瓷厂。秦履安之后,陶成局更名老陶成,1920年改组为新明瓷厂,1928年生产日用透明加彩白瓷。1930年秦履安之孙秦幼林,在二城山北坡雹神庙旁购地建成德盛窑业厂,最先用电动机取代柴油机,生产日用细瓷和卫生瓷,发展成为唐山陶瓷业的首户。秦氏家族几代人在唐山经营陶瓷工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陶成局分化出来的老陶成(新明瓷厂)、东陶成和德盛3个厂,由于资金雄厚,经营得法,逐步发展为东西缸窑鼎足而立的三大瓷厂。
1921年启新洋灰公司唐山工厂总办李希明利用厂内闲地建立瓷厂牞生产的陶瓷制品称“洋灰瓷”。因经营不善,于1925年1月转租给德国工程师汉斯·昆德,定名为启新瓷厂。启新瓷厂从德国引进设备,是我国第一家引进陶瓷设备的工厂,率先使用机器生产陶瓷,改变了千百年来手工生产陶瓷的局面。1925年,启新瓷厂首次使用部分国产原料生产出中国的第一件卫生陶瓷,又是唐山工业史上的一个创举。1927年该厂又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彩色瓷砖的陶瓷企业。启新瓷厂是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实行西方近代工业的管理方法,为手工作坊式的唐山陶瓷业提供了借鉴。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唐山的陶瓷业出现了一段兴旺时期,1931年时有陶瓷厂60家左右。陶瓷制品获国内大奖3次,因此唐山有“北方景德镇”之誉。开滦煤矿、铁路工厂、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厂、唐山电厂、唐山钢厂,加上启新瓷厂和德盛瓷厂两大陶瓷厂,号称“唐山八大厂矿”。 唐山陶瓷业在日本占领时期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生产萎缩。1948年12月唐山解放后,人民政府给予了扶植和帮助。1956年全市陶瓷工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66年唐山已初步建立了以建筑卫生瓷、日用(出口)细瓷、日用粗瓷、工业理化瓷、高低压电瓷、艺术陈设瓷以及与陶瓷业相关的石粉、花纸、机械为一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陶瓷工业体系。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唐山陶瓷业更是突飞猛进,卫生瓷产量居全国第一,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技术先进、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第六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上命名唐山为“中国北方瓷都”。2016年3月10日向“国际文化传媒管理注册委员会”成功申报“唐山陶瓷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唐山陶瓷国际传统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