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创意农业的传奇
——记遵化市亚太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松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赵珺)1979年出生的李松现任遵化市亚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遵化市亚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遵化市亚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干字当头,艰苦创业,经过多年拼搏,把一家小型罐头加工厂逐步发展为拥有总资产3.58亿元、员工985名的河北省级龙头企业,2015年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
20岁那年,李松满怀干事创业的激情走进父亲经营的小型罐头厂,从车间工人做起,从生产包装的细节学起,不断钻研着、思考着、感悟着。为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书籍,周末还要奔走于北京高校进行深造。8年多的历练后,李松主动请缨接管了父亲的厂子。
上任伊始,李松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自行设计开发出“挖核自动流水线”“去皮淋碱流水线”“桃瓣挑选流水线”等科技攻关项目,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带领科研团队研发高科技含量产品,由建厂之初的5个系列品种发展到23个系列产品,远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地。
公司逐步走上了面向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大市场的高速发展轨道,李松又在想,怎样才能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收致富?2014年,经过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和对人们饮食习惯及健康需求的悉心研究,他大胆提出了村企共建发展战略,创建属于亚太自己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基地,延伸农业生产链条,拉动农民增收致富。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占地2200余亩的山里各庄亚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落地施工。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举措,企业形成了“企业产品品牌化、生产经营标准化、市场格局网络化、利益联结紧密化”的企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战略格局,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互惠双赢新模式。两年多来,亚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105户农民加入,仅2015年合作社实现收入3554万元,为农民盈余返还865余万元。
立足现有产业,李松的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跳动迸发。随着乡村旅游越来越热,如何盘活手中的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交融,成为李松深深思索的课题。多方考察,反复酝酿,唐山市亚太农业观光园应运而生。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占地4000亩,集特色农业、精深加工、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拔地而起。亚太农业观光园、开心农场、花海雪世界、葡萄公社、会议拓展中心、五星级山庄别墅酒店等项目相继落成,依托遵化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举办了“亚太草莓采摘文化节”“亚太冰雪文化节”“灯光艺术节”“美丽乡村美食节”等特色活动,力促现代农业、特色采摘、传统民俗、观光旅游、农耕体验等诸多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不知不觉中,山里各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已经成为“河北省美丽乡村”,亚太农业观光园2015年累计接待游客25万多人次。
“社会责任是企业做大做强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也是企业家精神境界的直接体现。”李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他带头成立了亚太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爱心。多年来,先后组织开展“我爱遵化”绿色环保宣传、“创建文明城”清洁卫生服务、关爱贫困山区学生、慰问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李松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河北省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遵化市十佳政协委员”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