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支撑唐山加快“绿色崛起”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许贵元)“项目建设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积极融入‘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千方百计多上一些科技含量高、低碳环保、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立市项目’,这样才能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全市‘绿色崛起’,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市发改委负责同志日前与笔者座谈时,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表述的一席朴实话语。
近年来,我市项目建设保持了持续“高温”。全市上下呈现一派“领导带头抓项目、马不停蹄跑项目、抢抓机遇上项目、持续发力储项目”的良好态势。特别是2016年以来,我市作为“钢铁大市”,在去产能任务非常艰巨、工作压力前所未有的情况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咬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各级领导带头分包项目,实施一线指挥、挂图作战、强化督导。市委、市政府按季度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和进行实地观摩测评,形成“压茬滚动不断档、有序推进不落空”的良性循环机制。把项目建设全部装进“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的“四个干”工作落实机制的笼子,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高速度、高质量。去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的项目606个,比2015年增加43.9%;启动实施开诚机器人研发基地等新兴产业项目110个,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1.3%。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3%,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23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9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提前1个月完成了年度计划。预计2016年可完成投资1350亿元,超过年度计划的5个百分点。
去年全市开发区项目建设实现了“增比进位”的新突破。到11月底,全市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731亿元,实现税收201亿元,成功入围国家第二批“双创城市示范”和开放型经济试点城市。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机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瞄准目标同心干,激情满怀创辉煌,倾力做好、做活、做大、做精、做强沿海经济、县域经济、城市经济“三大板块”,打好京津“两张牌”,全力拓宽开放招商渠道和空间。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京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为引爆点,精心抓好抓实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全市实施亿元以上的京津合作项目250项,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去年1至11月,曹妃甸区共谋划实施与北京合作亿元以上的项目38个,总投资1839.3亿元;芦汉两区谋划实施与天津合作亿元以上的项目29项,总投资104.3亿元。
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崛起,正在脱胎换骨地改变着唐山历史上多年形成的“傻大黑粗”的传统产业面貌,换上令人温馨的“绿色衣冠”。鑫瑞超精细挠性线路板及刚柔结合板项目、曹妃甸相变绿色能源循环控能产业园、沃特玛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项目已于去年完工投产。北京环卫集团新能源环卫汽车、北京海德润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天圣制药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制药基地GMP建设项目等陆续开工建设。令人瞩目的中陶集团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中心已完工,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陶瓷博览会;凤城国贸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已开业运营,展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特别是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系列民生项目的兴建,为全市加快转型升级将发挥巨大的牵引作用。
项目建设融入“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全市在新长征中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决心在加快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进程中,逐步把唐山打造成一座充满新时代气息的“绿色之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