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冀东战略重组打造国企供给侧改革样本 冀东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扭亏为盈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常云亮 通讯员 李文全)1月11日,冀东集团旗下的冀东水泥和冀东装备分别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实现扭亏为盈。冀东水泥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至8000万元,推测其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可能超过3亿元,相比2015年主营业务亏损近30亿元,可谓迎来“柳暗花明”。冀东装备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0万元至3100万元,成功保壳。由此,金隅冀东战略重组初显成效。这也是金隅和冀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产能过剩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头作用的示范案例。 冀东水泥为冀东集团旗下主要企业及水泥业务平台,通过30多年的发展,培养造就了我国一大批优秀的行业技术人才,为中国水泥行业和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摇篮”和“中国水泥工业排头兵”,水泥年产能1.25亿吨,旗下的“盾石”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水泥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华北地区水泥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两家最大的水泥企业金隅股份和冀东水泥长期以来竞争多于合作,两败俱伤;加上大量水泥粉磨站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京津冀区域深陷低价恶性竞争泥潭难以自拔。2015年,冀东水泥的主营业务亏损近30亿元;2016年1月至4月,仍高达10.5亿元,资金链接近断裂,面临较大的经营和债务违约风险。严重亏损和庞大的资金缺口,造成了企业降薪欠薪、员工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矛盾。同期,金隅股份的水泥业务也未能摆脱亏损的厄运。 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冀东的出路在于区域市场的改善;而市场的改善首要的是提高行业集中度,规范市场秩序;解开这个难题的钥匙就在于尽快和金隅从“竞争”走向“竞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为破解冀东难题提供了政策支持。 恰在这时,金隅抛来橄榄枝。天时地利人和俱备,2016年4月5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国资委与北京金隅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此拉开金隅冀东的重组大幕,也造就了我国水泥行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最大规模的并购重组。 重组方案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广大职工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考虑了各方诉求,平衡了各方利益,解决了冀东的现实困难。考虑到冀东集团解决经营困难的实际诉求以及做强、做大的强烈愿望,本次重组针对性地设计了股权重组、资产重组两步走的交易方案。自股权重组即金隅股份增资冀东集团启动以来,金隅股份向冀东集团累计提供资金近100亿元,该部分资金将帮助冀东集团缓解资金压力,增大资产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恢复正常经营状态;同时通过金隅增信,冀东集团的信用逐步恢复,融资能力得到提升,银行不再抽贷,从而有效化解了冀东集团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的风险,保证了冀东集团平稳运行,职工情绪稳定。 在资产重组中,金隅股份将旗下水泥、混凝土相关业务一并注入冀东水泥,新冀东水泥熟料产能将超过1.1亿吨,水泥产能将达到1.7亿吨,成为全国第三、世界第五大水泥企业,从而更充分地发挥规模效应,技术水平、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金隅冀东股权重组已于2016年10月11日实施完毕,资产重组也已取得多项批复,只待证监会核准。基于金隅、冀东在京津冀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近60%,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有效规范了区域市场秩序,使长期深陷低价泥潭的产品价格终于触底反弹,并且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冀东水泥通过加强内控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等有力措施,盈利能力有效提升,2016年6月份迎来18个月以来的首次盈利,并最终实现2016年全年扭亏为盈。目前,冀东经营态势向好发展,职工欠薪情况得以解决,工资恢复到先前水平,员工士气大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