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遵化优秀大学生村官胡东东
环网 发表于:2017-1-19 10:0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709
青春在“当代愚公之乡”闪光

——记遵化市优秀大学生村官胡东东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王蓉辉 通讯员 吴雪峰 冯桂伶)2009年11月,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作为大学生村官的胡东东来到了遵化市沙石峪村,在这个曾以“当代愚公精神”享誉国内外的小山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按照村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继续打造优势产业”的既定计划,村两委准备在原有葡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开山造田、栽种葡萄。于是,刚上任的胡东东便自愿上了开山造田的第一线。
  来到山上,切实察看了山上的地质状况后,胡东东发愁了:山上地表的土只有薄薄的二三厘米厚,土层下面就是大块大块的石头了。这样贫瘠的山地怎么可能长庄稼?也就是在这时,胡东东才真正明白了沙石峪村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是何等的艰难!
  想要栽种葡萄,仅有盖在石头表皮的薄土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把土层下面的石块用挖掘机挖出去,利用地表的一层薄土再加上石块缝隙里的余土,才勉强可以栽种葡萄。而想要挖掘机顺利上山,就要先修通盘山道。说干就干。村里找来了挖掘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拓宽并修通了3000多米的盘山道路。这又一次让胡东东感受到了沙石峪村人的“当代愚公精神”。
  从挖掘机进入工地的第一天开始,胡东东就把自己钉在了山上。他和村民一起,将挖出的大石块儿挑出来筑起石坝,又把小石块儿填到了石坝的缝隙里。转眼间到了12月份,天气也越来越冷。为了加快进度,胡东东每天早早起床,赶到山上,除了指挥挖掘机作业,他还冒着严寒,和村民们一起垒坝填土。中午,顶着寒风吃完村民送到山上的午饭后,他又投入到了开山工程之中……就这样,胡东东经常在山上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晚上加班到10点多更是经常的事。因为寒冷的天气和过度的劳累,胡东东病倒了。高烧40多度的他,被村干部连说带劝地送进了卫生院,医生叮嘱他好好卧床休息。可才过了半天,他又杵着支架、挂着吊瓶出现在了开山现场。
  起初,村里的乡亲们觉得这个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会吃不了这份苦。可是看着胡东东干起活儿来那股子拼命的倔强劲儿,大家都是又心疼又赞许,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沙石峪村就在“石头”山上新开垦出600多亩山地,并栽上了优质葡萄苗。然而载着全村希望的葡萄熟了时,让胡东东和乡亲们想不到的是,村里的葡萄却和市场上其他地方产的葡萄没有太大的区别,有的甚至还不如别人的口感好,销路一直打不开。为什么葡萄品种一样,口感却不一样?这个问题困扰着胡东东。他很着急:如果葡萄品质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依靠葡萄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梦想也就泡了汤!
  为了找到答案,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胡东东,开始钻研葡萄种植技术,并且自己跑去别的葡萄产地求教。最终,在有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他找到了“从改良土质入手,提升葡萄品质”的途径。在自己掏腰包对葡萄园的土质进行元素化验的基础上,胡东东又翻阅了大量改善土质的资料,并通过上网搜集信息,发动亲朋好友想办法等,最终找到了一家生物公司。没有资金支持,胡东东硬是凭着一腔热情和“死缠烂打”的倔强劲儿,说服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余出”了一批生物菌肥料。利用这批生物菌肥料,胡东东开始了给葡萄地进行土质微量元素补缺实验。功夫不负苦心人,土壤改良后结出的葡萄不仅颗粒更饱满、色泽更鲜艳,而且口感更好。
  葡萄甜了,胡东东又确定了下一个目标:把沙石峪葡萄的品牌打出去。到市里拉广告赞助商、组织葡萄采摘节、印制沙石峪宣传连环画……一套宣传组合拳打下来,沙石峪葡萄的品牌打响了,每年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小小葡萄成了沙石峪村响当当的新“名片”。如今,那些在山上栽下的葡萄苗早已长成了一大片葡萄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人前来采摘。全村共有1100多亩优质葡萄,仅此一项,就能为村民增收1100多万元。
  2014年,沙石峪村全力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决定将村民的旱厕改成三格式水冲厕所,这样,经过发酵后的沼液还能够作为葡萄园的肥料,改厕效果会更加突出。
  想法是好的,困难却接踵而至。由于沙石峪村地貌特殊,地面往下40厘米就是石头层,市场上根本没有适合村子使用的厕所模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东东驾车走遍了玉田、滦县,乃至天津、北京等地,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定做模具,支出会高出很多。“钱不能多花一分,事还得办成。”带着一股倔劲儿,胡东东回到村里,和施工队人员一起对图纸反复研究、试验,硬是通过“风炮拓底,水泥筑建”的原始办法,解决了技术难题,并自己掏腰包垫上了工程启动资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沙石峪村三格式水冲厕所全部改造完成,告别了“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的老式厕所,全村人用上了干净整洁的新厕所。
  “艰苦奋斗,始终如一,从小胡的身上,我看到了‘当代愚公精神’的传承!”这是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的肺腑之言。
  “只要是对村民有好处的事儿,这小伙子就像牛犊子一样往前冲!”这是村民对胡东东工作精神的总体评价。
  7年时间,经过2400多个日夜的摸爬滚打,当年那个青涩懵懂的大学毕业生,如今已成了山村“农事通”。胡东东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2009年,沙石峪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先进村镇”称号;2012年,被河北省委评为“文明村”。而胡东东本人,也于2015年12月被河北省授予“农村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并连续5年被遵化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