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老人组成智囊团当社区“军师”
老人智囊团发威 社区难题迎刃解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在路南区惠民园社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共有11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全部是社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组织号召能力强、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干部和老党员。他们不领一分钱工资,却每天走街串巷搜集民意,结合社区实际查找问题、建言献策,通过定期召开议事会,共同会商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社区工作出点子、拿主意。他们就是“桑榆智囊团”。
68岁的洪浩生是“桑榆智囊团”副团长,搬到惠民园小区之前,他曾在路南区广场办事处南新西里社区担任支部书记。洪浩生告诉记者,惠民园小区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住户近6400户,入住居民2万多人。由于打破了原来平房、工房聚集的老格局,新的邻里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难免让居民之间产生许多新问题。为了让居民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一些像他这样的离退休老干部和老党员被社区发动起来。“我们的任务是深入居民当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洪浩生说,因为11名成员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所以借用刘禹锡那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他们的团体取名“桑榆智囊团”。
“‘桑榆智囊团’对社区、对居民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惠民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树娟告诉记者,“桑榆智囊团”的成立搭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亲情桥梁,在他们的积极奔走呼吁下,社区不少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作为我市最大的危改安置小区,惠民园辖区内光明路、丽水路、梁家屯路、正泰道、正兴道、谊园道、国泰街、民安街、惠康街9条市政道路交叉纵横,过往人流、车流如织。入住之初,小区内没有庭院灯,马路上没有路灯,加之各道路交叉口没有红绿灯,居民出行十分不便,交通事故频发,居民们迫切希望尽快完善道路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桑榆智囊团”成员多次实地考查,综合民意,撰写上报材料。在他们的努力下,经过社区以及所在区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协调,截至2014年底,小区内庭院灯、道路路灯全部安装到位,到2015年10月,小区内各路口信号灯、减速带、分割线以及警示牌等交通设施也安装完备,为居民提供了安全保障。
“桑榆智囊团”团员裴素珍告诉记者,“桑榆智囊团”成立以来,每月召开例会,汇报居民一段时间以来反映的问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惠民园小区建成之初,第三社区第17网格庭院内有一个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土坡,一到雨季泥泞不堪,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收集到居民的意见后,他们通过例会将情况反映到社区,社区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16年7月,有关部门对黄土坡进行了路面硬化、绿化等,昔日的黄土坡被打造成美丽的健身场所。
记者了解到,“桑榆智囊团”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共梳理涉及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7大类30余项,为社区建设提供具有高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20余条。经过他们的积极走访,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不少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今“桑榆智囊团”已经成为惠民园社区联系居民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汇集群众思想,传播政策精神,带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已然成为惠民园社区的一大亮点。作为居民自治的典范,该智囊团被评为市、区志愿服务品牌。
“虽然已是垂暮之年,但我们热爱这份事业,愿意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通过建言献策,我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人生的价值!”洪浩生表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社区居民支持,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社区当好参谋、出好主意,充分发挥“桑榆智囊团”的纽带作用,让居民生活得更愉快。
记者 梁赞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