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唐山人都知道,在唐山的东边缘,有条南北方向的马路叫“缸窑路”,在这条路周围,大致在冶金矿山以北至唐钢医院、锅炉厂一带的区域被叫做“东窑”和“西窑”。像我们熟知的“弯道山公园”和“五号市场”都在这一带。
就在这样一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区域上,有两个街道号很特别,一个是缸窑路29号,另一个则是114号:
☉缸窑路29号
“缸窑路29号”是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址,前身是陶瓷中学和唐山陶瓷公司职工大学,很多人的父辈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1983年,陶瓷中学改名为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后称陶瓷技工学校。而唐山陶瓷职工大学始建于1975年,几经周折,终于在1983年正式成立。1994年,陶瓷技工学校并入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现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搬去了曹妃甸。从此,“缸窑路29号”画上了句号!
现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缸窑路114号
“缸窑路114号”是河北轻工业学校,“缸窑路29号”很多老师来自这里。1958年建校,1978年的时候,这里的专业力量堪比景德镇陶瓷学院。后来并入了河北理工大学。很多陶瓷界的技术骨干都出自这所学校。
河北轻工业学校王志林老师辅导学生写生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这条路和两个街道号,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陶瓷!那这条缸窑路究竟掩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走进“缸窑路”,寻觅唐山陶瓷历史的心脏地带!
☉西窑
在唐山博物馆馆长鲁杰的一本名为《唐山记忆》的书中提到了一位叫田泌的老人,是唐山陶瓷公司的退休干部,他提供了一份有着重要历史溯源作用的《田氏家谱》。
田氏是山西人,在明初一场特殊的移动运动中,来到唐山,驻扎在弯道山公园(“弯道山”原名“豌豆山”)以西,也就是现在的“西窑”。那时候的唐山位于旧元蒙古势力和明朝交界处,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皇帝就决定让“地少人多”的人们到唐山来搞开发建设。于是田家人就和另外一户“范家人”都来到了唐山,当时应该也算是相应国家号召的第一批人啦!他们一边种着地,就发现这个地方又有“瓷土”、又有“煤炭”,还挨着“陡河”,于是他们就把从山西老家带来的“陶瓷”手艺发挥出来了,做的缸、盆等日用器皿,就是成了唐山的第一批陶瓷。后来这个地方人越来越多,就成了“缸窑村”,而且窑场在下,人在上,称作“窑上庄”。
☉东窑 在那一场移民运动中还有两户来自山东的家族,秦氏和常氏。其中秦氏比较有名,财大气粗,秦保和秦强两兄弟到了以后,发展农业特别在行,越做越大,越做越有钱。后来“常氏”也来唐山了,虽然他们会做缸和盆,但是没什么家底。于是秦氏就对常氏进行了“天使投资”,让他们不但没下岗,还办了“窑厂”,最后秦氏大家族的区域就成了“秦庄”,位于弯道山以东,形成了“东窑”。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秦家越做越大,成立了“陶成局”。
自此,东窑和西窑就算是落成了!田、范、秦、常四大家族也就成了唐山陶瓷的开山祖师! ☉秦氏家族的陶瓷帝国崛起之路 1878年,李鸿章、唐廷枢来到了唐山,成立了“开平矿务局”,可以说给这里带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秦家也抓住了机遇,跟着政府的大政方针搞生产,矿务局和秦家签订了大笔烧制缸砖和修建矿井的订单。于是秦家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投入生产!
20世纪30年代的德盛窑业窑场(照片来自《唐山写真》一书)
后来,秦家的各个孩子开始分家,开各种分公司。长子的“德盛”在全国各地发展经销商,风生水起。原来的“陶成局”渐渐变成了“老陶成”,到了1920年,更名为“新明瓷厂”,还相继建了一、二、三、四、五厂,占地面积约150亩。1932年,以“明星商标”注册,畅销全国。
这就是“缸窑路”上的29号和114号带给我们的“东窑”、“西窑”的由来以及“陶瓷”的故事。虽然这里的发展相对于唐山以西和以南的速度而言慢了很多,却藏匿着很多父辈们的记忆和印记。
本文改编自《唐山记忆》
▽其实这些也很有意思吖,你确定不点一下么▽
唐山9家抹茶单品大盘点!检验你是不是抹茶控的时候到了!
快扶我起来,我还能吃!
共享单车入唐一周,经走访,触目惊心!
共享单车入唐的一周,结果触目惊心!
经亲测!唐山首家海底捞“变态服务”,美甲、擦鞋还能帮你找男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