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称唐山某市的XX银行门口围坐着一群人还拉着条幅“XX银行还我钱”咋回事?
网友爆料据知情人介绍说,当事人在该银行存了六年的定期存款,存款到期后,储户来取款时发现当时自己办理的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当事人损失数额较大。
因此,当事人及其家属采用了拉条幅的方式来维权。
事实上,类似“存款变保险”的事例并不少见,某种程度上,甚至早已成了某些银行“躺着赚钱”的把戏。
2007年,人民网就刊发热线新闻,安徽滁州市来安县一村民去农业银行储蓄所存钱,营业员却给他办了一份保险;
2013年,媒体曝光河南正阳县有10多户农民的存款变成保险;
2014年,山东媒体也报道了“两万‘存’三年,才知是保险”、“10万‘存’成保险,强退要损失三万多”等消息。
之所以出现“存款变保险”的乱象原因也许多种多样。
比如,一些存款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风险的防范辨别意识差、警惕性不足,对银行过于信任;
又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出于天生的逐利本性,不顾服务成色和企业形象,屡屡突破职业规范底线,将存款和保险“捆绑销售”,并且未对存款人履行相应的告知和提醒义务;
再如,一些银行故意趁着信息不对称、监管有盲区等因素,玩弄“障眼法”和“腾挪法”,对存款人利诱忽悠,将金融风险转嫁到“上帝”身上。
办理此类业务市民应该慎重签字,因为一旦签字就意味着客户认同了合同内容,合同也就成立了。在签字前,应该先将相关内容全部都阅读理解清楚了。不能光听银行工作人员解释,一定要在确保自己理解了合同内容后才可以签字。
来源:贴吧、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