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显担当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闫妍 通讯员 曹献军 刘国祥 韩精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民政部门遵循“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政策导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完善救助体系 兜住民生底线
家庭变故、意外事件、疾病,总有家庭因为种种原因陷入贫困,生活难以为继。城乡低保织牢最后一道安全网,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5年间,随着物价上涨,市民政局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410元/月提高到55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从2300元/年提高到3912元/年。5年来,市民政局累计支出低保资金21.3亿元,年均保障低保对象18.6万人。
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的不仅是低保对象,还有他们的子女。每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之前,我市民政部门都会联合市慈善总会共同开展“寒门学子进校园”活动,对低保家庭大学新生进行2000元至3000元救助资助。
困难群众最怕生病住院。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市不仅对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还对救助对象在经各类医保报销后的政策范围内住院个人自负费用按照70%的比例进行救助。对重点救助重特大疾病患者,县级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市级对剩余部分按照80%的比例再次进行救助。
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不超过12个月城市低保金的应急性救助。
创建双拥模范城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国富才能军强,军强方可卫国。全市人民把拥军优属工作作为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主动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任扛在肩上。凡是涉及部队建设的问题,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安排、亲自过问、亲自督促,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拥军优属新局面。
在建设现代交通枢纽过程中,充分考虑未来战争的需要,把国防建设寓于经济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曹妃甸在港口建设中,专门规划出军民两用泊位;沿海高速、滨海大道全部建设了战备通道;建设了数个经济动员中心、指定了6家军民通用装备维修站;确定了10多个为部队油料代储代供加油站,实现后勤保障社会化。
在唐山,心系长城、共筑国防不仅是目标,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某导弹部队到我市驻训,过重的装备通过桥梁时受阻,当地政府迅速决策,交通部门昼夜施工、分秒必争;乐亭县、遵化市更是舍得大投入,分别投资1000多万元铺设拥军路,建立拥军供应站,为部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优抚对象的冷暖,同样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目前,通过建立完善的优抚工作服务保障体系,全市6.4万名优抚对象都可以及时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水平、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标准等7项指标均在全省领先。2016年,我市第7次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桂冠。
注重服务创新 专项事务管理更加规范
我市民政部门着力推进专项社会行政事务工作方式朝着“服务型”方向转变,推进改革创新,拓展公共服务内容,从群众需求出发,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累计投资1.9亿元,新建了市救助站儿保中心、福彩综合服务中心、市福利院脑瘫康复基地,完成了冀东烈士陵园改造、市殡仪管改造等项目。正在建设的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还申请到中央及民政部6250万元支持。可以说,民政的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稳妥推进区划调整工作,有效整合了沿海发展资源。推出了多项惠民举措,免交婚姻登记费,免除困难群众基本丧葬费用,免除海葬基本费用,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设施发放两项补贴等,使广大群众及时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