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9日至7月16日,我市61岁的“女骑侠”侯晓蔷(网名“梦游”),与大连、吉林、秦皇岛市的3位骑友一起,在88天的时间里(全部时间91天,包括乘坐飞机往返)骑游了欧洲26个国家,骑行总里程约4300公里。
一下子瘦了8公斤
刚刚归来的侯晓蔷显得有些疲惫,她平淡地说:“我们在首都机场出发前后都照了像,我一下子瘦了8公斤,但每次长途骑行都这样。”
侯晓蔷年轻时就喜爱打篮球等体育运动,50岁从我市一家大企业退休后,喜欢上了自行车运动。
她与另外3位骑友是在“全国骑游大联盟”结识的,彼此很投缘,为了此次骑行,她与同伴从半年前就开始筹备。
她们分工明确,侯晓蔷负责修车,另外3人分别负责语言沟通、做饭、联系食宿等。她们的第一站到达荷兰,正赶上“郁金香节”,接地连天的花海可让她们过足了眼瘾。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她们这代人在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名胜,是非常向往的地方,这次终于了却夙愿。
骑上古老的自行车兜风
一路上,侯晓蔷感受最深的是欧洲人的慢节奏、懂得享受生活,素不相识的人见面也是微笑着打招呼,很多市民都有院落、绿地、花园,主人在蓝天白云下喝着咖啡。
那里几乎每到周六、周日,商店都要关门,她们必须提前采购日用品。有一次,她去买自行车辐条时看见店主正要关门,可抓紧说明情况后,店主还是关门打烊。一路上,她们没有看见过欧洲人大声争吵,也没有人擅闯红灯,交谈时都慢声细气的,唯恐打扰别人。
欧洲很多地方有自行车专用道,爱好骑行的人非常多,专业的修车行也比较容易找到,一些父母甚至放任三四岁的孩子在专用道上骑行。节假日,很多人开着房车,载着自行车去郊外的营地。有一次在希腊赶上下大雨,她们投宿到一个农场,农场主得知她们来自中国后,找朋友一起陪她们喝啤酒、饮料,还免收了她们的费用。
在发明自行车的德国,她们赶上了曼海姆举办的“自行车诞生200周年”纪念活动,侯晓蔷还得以骑上古老的自行车兜风,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随时与微友探讨最合理的路线
侯晓蔷第一次长途骑行是2009年从桂林到成都,骑行了40多天,饱览了沿途美景。此后,国内几乎被她骑车绕遍了。
2013年,侯晓蔷骑车去了西藏。到达拉萨后,她意犹未尽,又搭伴去了珠峰大本营。从定日县到大本营102公里的高海拔土路,她颠簸了整整两天,还是觉得没有过足“瘾”,于是又转道尼泊尔骑行了9天。但从西藏回来的第二天,她不慎跌了一跤,导致大腿骨折,打了钢板,躺了8个月。
侯晓蔷最自豪的是此行姐妹四人的身体状况都非常好,“在西班牙赶上一次特大暴风雨,把雨衣都吹翻了,可没有一个人感冒。”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侯晓蔷笑着说下半年哪儿也不去了。爱上骑游9年来,她每年只计划与自己收入相适应的一两条长线。这次欧洲之行,她们一路上大多住宿于青年旅社,也住宿于自带的帐篷,自己做饭,景色一般的路段也乘坐了轮船、火车、大巴,每人全程平均花费2400欧元,约合2万元人民币。一路上,她们与微信“骑游世界群”保持联系,随时与微友探讨最合理的路线、景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