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矗立在渤海岸边的美丽校园,一栋栋中西合璧枣红色的教学楼、宿舍楼和一片片碧绿的草木被夏日的阳光照射的格外鲜艳;
这是一座文化内涵深厚的职业教育高地,校园内用巨型大理石雕刻的"负重奋进、执着创新"8个大字矗立在地上,却刻在了全院师生的心里;
这是一座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高职院校,不仅创造了将兼并买断托管的15个企事业单位变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连登7个台阶、3易校名的神话,更以其较早开创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开放办学"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而形成了具有"唐山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国内示范的优秀高等职业院校。
一年来,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以建设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为动力,立足"植根曹妃甸,服务新唐山,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办学定位,把目标瞄准为"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对标国内外先进办学水准,以主动担当、奋勇争先的气魄,以"四个干"的落实机制,取得了振奋人心、载入史册的辉煌成就——
一年来,师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142次,共获奖212项,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利用国家职业教育基金项目5.8亿元建设曹妃甸新校园二期18万平米项目,即将开工;学院申报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15个项目和39个任务全部获批立项建设;学院在河北省教育工作会上以《洪荒之力建设国家优质校》为题代表高职院校典型发言;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中国职工教育与职工培训协会第28届年会暨"共建共享共赢"活动启动大会相继在学院召开,参加中华职教社成立百年历史展等重大系列活动,彰显了甘为振兴民族职业教育事业而奉献的担当精神,展示了精彩的办学成果。学院办学精神、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曾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教社理事长陈昌智,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全国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孙宝树,河北省副省长徐建培,国家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出席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70多个国家、300余名中外代表的一致称赞。
●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办学方向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一问责八清理和惩治微腐败" "都来学雷锋 城市更文明""增强‘四个意识’走好新的赶考路""微型党课大家讲,微型党课网上行"等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生态校园。
立足立德树人,学院贯彻以全体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院长向全院学生公开手机和邮箱号,每天24小时都能与学生沟通;全院教职工坚持每人每年48天工作时间之余全天候在校值班,深入学生之中,一线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院还通过创建文明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和"技能展示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讲堂、廉政文化、安全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实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生在国际职教大会礼仪服务、志愿者翻译、文艺展演等重大活动受到好评。
●办学特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打造服务唐山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的高技能人才"航母"
学院在建成国家示范性(骨干)优秀高职院校的基础上,立足通过着力深化、转化和固化示范性建设成果,持续创新发展高职教育,实现学院的整体内涵做优,全面提升了办学品质与境界。在不遗余力、不留遗憾地申报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成功之后,学院对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积极推进年度建设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引领河北职教向集团化发展。学院牵头成立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是河北第一个区域性、跨行业、跨国界的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66家。集团重点推进信息化和法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有效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成果推广。引入国内及欧美优质资源合作教育,引进拓又达科技公司及海外百人计划人才专家,多元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国制造"2025"。参与《教育现代化2030》制定、《职教法》修改。成为北京城建、北京现代服务2个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参与制定《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标准》、起草《国家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学院牵头的曹妃甸工业职教集团办学成果被新华社专题报道,学院在全国集团化办学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对接资源,参与京津冀高职协同发展。学院主动参与京津冀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引多企入校,与北京宏元茂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松盛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同合资成立先进环保装备生产销售企业,为师生搭建科技研发和生产性实训平台;与快速制造增材技术企业、亚洲时代公司、合心机器人系统集成公司探索建立增材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方向)混合所有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创新理念,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对接唐山"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产业发展需求,融合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绿色技能等先进理念,与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动态调整新增工业机器人、轮机工程、养老服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10个专业;校企共建港口物流、车辆工程、装备制造等6个专业,被列为国家优质校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借鉴悉尼协议标准,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等,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案例入选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引培并举,建设卓越教师团队。学院充分利用政府着眼于强化特色、扶优扶强、以绩效评估为导向的拨款机制,强化动力机制建设,实施全员工作量化绩效考核,并注重外考官及社会评价参与学生参与学院的治理体系建设,大大激发了教师岗位强化素质、追求卓越的热情。立足建设企业经历、国际视野、高学历三位一体的双师型队伍,学院自主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60名(含海外优秀留学毕业归国人才和具有中外企业工作经历的硕、博研究生);新增具备高级职称教师资格教师28人,其中6位教师晋升为正教授;1名专业教师被评为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科研工作者被评为省管专家,2名专业教师被评为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人才工程"二、三层次"专家和省市教学名师等20多人。与此同时,学院还按照政府倡导的"放管服"政策,在教辅岗、后勤服务岗积极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机制,实施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制度,既提升了学院服务效率和水平,又较好地承担了助力就业创业、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高端引领,全面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学院充分利用3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全国行业培训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和3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平台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院士工作站成功立项唐山市精密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实验室确定以曹妃甸生态研究作为主要研发方向;立项各类课题32项,专利56项。教师发明的"液压有源测试"专利,为"世界第一眼"国家天文望远镜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教师研发的"高精度皮带秤"在曹妃甸港实现成果转化,精度全国领先。
开放办学,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与欧美12所院校的合作交流,新拓展柬埔寨等"一带一路"9国院校合作;一年来新选派14名教师赴国外学习进修,聘请24名外籍教师、专家来院授课讲学;吸引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爱尔兰等70多名海外学生来院学习陶艺、机器人和幼教专业。在第17届国际教育年会中爱论坛典型交流,在2017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典型发言。学院被评为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集体。
创新模式,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围绕陶瓷艺术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三个专业,校企联合招收75名学生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探索"互联网+现代学徒制",创立了"网络学知识、基地练技能、企业做产品"的学习模式,完成省教育厅委托《河北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起草工作。典型案例被《光明日报》刊发。
广搭平台,推动国家数字化校园实验校建设。学院以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开展课题研究,加大了信息化课程推进力度,校企共建了唐山市工业4.0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院信息化校企合作模式获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典型案例;承担的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APEC绿色技能开发网已上线运行;24名教师在国家和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学生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培养大国工匠,助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学院承办河北省总工会、省陶瓷行业协会等组织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与中车唐山公 司、三友集团、曹妃甸港口集团、华电重工等大型企业实施"订单培养",开展技术技能和高端研修培训5000多人次;获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学院成为京津冀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河北省陶瓷艺术技能学术委员会主任单位、河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
学院师生中涌现出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陶瓷艺术大师群体等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中车唐车公司接收180多名毕业生;DIT班2名学生获爱尔兰DIT国家奖学金,被录取本硕连读,同时被北京一大学提供个人社会保险及百万元资助。
开展诊断与改进,确保优质校建设项目工程。学院作为河北省5所诊断与改进试点校之一,积极推进诊改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形成集咨询、分析、决策、设计、实施、监测"六位一体"的立体式目标、标准、实施体系建设,建立了诊改工作多级多元评价机制,保证了国家优质校各个项目任务的建设推进。学院诊断与改进工作在河北省诊改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在省内相关院校推广。
大视野、大手笔、大开放、大格局。随着新唐山"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进程的加快,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党的教育政策为指针,唐山工业文明为底蕴,唐山抗震精神为校魂,从示范走向优质,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而拼搏奋进。
■一年来学院荣誉与成果
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集体
学生获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专业教师获国务院特贴专家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田秀萍当选全国"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
参与《教育现代化2030》制定、《职教法》修改
参与制定《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标准》
参与起草《国家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
全国优质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学院召开
中国职协第28届年会暨"共建共享共赢"活动启动仪式在学院召开
中华职教社百年华诞成果展榜上有名
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双创"工作、国际交流经验全国会议推广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案例入选中国高等职教质量年度报告
■一年来各级领导和专家对学院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国内: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建设得很美丽,校企合作办学很有特色。
——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
学院建设得很好,坚持产教融合的模式很好,校企合作很有特色。
———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建培
唐工院搬迁曹妃甸后,校园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开辟了学院发展的新天地,在办学模式、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效果十分明显体现了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很多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范例。唐工院的建设发展不光有理论,而且有实践、有实证、非常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顾问马树超
唐工院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开展得很扎实,特色很鲜明,成果很突出。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教育总经理李祥林
唐工院地处曹妃甸拥有港口、发展空间和人才优势,学院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建设成果令人感到非常震撼。
——香港国叶集团总裁袁弓夷
唐工院的校风好,学院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素质高、作风硬,学生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都很强,在企业岗位上手较快,有许多都已成为骨干力量。
——三友集团热电分公司党委书记曹东发
国际:
唐工院建设得非常好,实训设施很先进、很完备,学生动手能力很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主席斯坦利·穆通巴·希玛塔
唐工院艺术专业的学生能绘画,还能搞一些雕塑设计,尤其头脑中的创意思维是开放式的,很有深造的潜力。
——俄罗斯远东哈巴洛夫斯克太平洋国立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娜塔莉亚·玛丽蒂诺瓦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学习刻苦、生活简朴,非常珍惜在国外的学习机会,对知识和技术领会快,设计和创意能力让我很欣赏。
——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简称DIT)合作专业负责人马克
唐工院的办学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实习设备非常先进,我期盼我们的老师有机会到这里学习课程体系。
——斯里兰卡教育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