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大地震,对于每个唐山人来说都是永生难忘的。在那场灾难中,丰南区(县)董各庄公社双坨村党支部书记孟繁玉犹如一个"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将军,用一句"我是党员"撇开了一切,坚定不移,指挥抢险救援。
往往,质朴的语言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被埋在废墟中,在村果园——"桃树园"值夜班的大队长张会文赶回来,把他拉了出来。灾情让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所在。
所以,他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组织党员扒人!他忍着骨盆骨折的疼痛,被附近爬出来的人架着、搀着,蹒跚在混沌飘雨的废墟中。
地震时,他二儿子孟祥云正在黄各庄教师进修班学习。震后不长时间儿子背着一个砸伤的同事回来了。儿子回来后,他再不用别人搀扶了,而是让儿子背着同事。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党员,在他的组织下马上组成了"党员救援队"。每到一处,他都让儿子放下他,赶紧跟随救援队扒人。他则艰难地侧倚在废墟上,高声喊着:先救近处的,先扒活着的……
他的声音汇聚了精神,他的精神凝聚了力量。
他挥手指挥救援的时候,女儿们还都在废墟中埋着呢!爱人哭喊着,狠劲地扒着砖石瓦块,等他让儿子背着回到家中的时候,三个女儿被救出来了,大女儿却永远地去了。正所谓: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灾难面前,他忘了关于家的一切!
他快言快语,底气十足,张口就是一句:我是党员,我必须得这样!
其实他这句话说得最多的是跟自己的爱人。他的干练、雷厉风行在家乡是出了名的,听他女儿讲了地震时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的形象更清晰了。
地震时大儿媳妇带了孩子在娘家,也没能幸免,留下了几个月的小孙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孟繁玉的爱人拉扯着孙子,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给孩子喂一点米汤。看着孙子,想起儿媳,更想起大女儿。身为村妇联主任的大女儿已是妈妈的主心骨了。当妈的过不了这个坎,嗔怪他没有先扒女儿们,没有让儿子先救救家里的人。但他每次都只有一个说法:我是党员!我是书记!当时我要是不组织咋弄啊!
他太朴素,太实在,共产党员的称号在他心里的分量太重,他想用一句"我是党员"掩盖流血的伤痕。都说母爱如水,谁又不说父爱如山呢。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只是他以另一种形式诠释了他的大爱。但剜心的疼痛也让五十几岁的汉子几度哽咽落泪。那坍塌下来的石头、檩子尽管搬开了,但始终如压在他的心头清理不掉。
大地震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飞机时不时就在村庄上空盘旋,人们便挑了红色的衣服猛劲地高举,猛劲地晃!有一天,村西又来了飞机,下降,下降,然后人们看到了打开的舱门,接着,一箱箱饼干扔了下来。孟繁玉让大家把饼干都送到大队那去,统筹周全着整个村子,分发饼干。对外地支援的衣服等救灾物资,都是优先照顾伤残伤亡严重的人家。他让家人扒出自家的粮食支锅做饭,先给伤残的村民端过去。之后,安葬逝者,又是亲自指挥。他细致到了每一个环节。
但他又很霸道,在分配那些东西时他家本该得到照顾,但他却不让家人去领,一点也不许领。
他的小女儿淑华说:父亲是把所有受伤的人都送走以后才转院到了吉林,3个月以后回来的,回来时还没太好,还是一瘸一拐的。她说,尽管父亲没有把大姐救出来,没有让二哥留下来救我们,尽管那时我们也很艰难,却没能分到一点东西。尽管以后二哥参军他一点忙也没帮上,但我们一点都不怨父亲,最佩服的也是父亲。没有私利,我们心里都踏实。
佩服的何止是他的家人,直到现在,老人已经不在了,村里人提起他,都能讲一段地震时他组织救援的故事,说他脾气暴,倒是这暴脾气多救活了不少人。
一个小村的党支部书记,没有喊出什么豪言壮语,而是在天灾面前,用他炽热的心,用"我是党员"的信念和责任担当,谱写了一曲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感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