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虽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刚劲有力的碑文让每个仰望者都为之怆然又充满力量,向死而生是唐山人永远不会磨灭的伟大精神。
破碎的钟表一如破碎的心,24万多个英魂永远地与唐山这片热土融在了一起。一切终结于7·28,一切又从7·28开始。断裂的指针,断裂的残垣,断裂不了唐山人的信念与坚持。即使触目惊心、满目疮痍也无法将唐山人覆灭。
巨大的黑色花岗岩石板上深深刻下一行行一列列鎏金字,246320个名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受难者名单甚至让人不忍心直视。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灾难与悲痛,也永远铭记着那些宝贵的生命、不屈的脊梁。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灾难不再发生,平安永续。
41年前的今天,唐山市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23秒后,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瞬间夷为废墟……从渤海湾到内蒙、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华夏大地的人们都在这天凌晨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山河一片惊惧。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如同一声惊雷。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时间毁灭了整个城市,7.8级大地震撕裂了唐山大地,24万多生灵遇难。地上裂开了大口子,道路几乎完全被毁掉,甚至铁路轨道都被扯得四分五裂。“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家园顷刻沦为废墟,安居乐业化为泡影,就在一个平凡而寂静的夜,很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强烈地震摇动着大地,却撼不动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定信念,挡不住祖国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磅礴暖流。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医务人员、数十万吨物资驰援唐山,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重建……同舟共济、携手抗灾,从废墟中挺立,于灾难中崛起。
“加油啊!”只有还有一线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抓紧手中的绳索,抬起身后的担架,往返穿梭于废墟和抢救帐篷中。这是无数震后幸存者和人民解放军以及所有抗震救灾者最真实的心理写照。正是这无私的大爱与忘我的奉献,让唐山得救。唐山人对解放军的浓厚感情,早已深深地融入血液、沁入骨髓。
始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24年历史的开滦煤矿在地震中也未能幸免。“伴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声响,由远而近轰隆隆地奔腾而来。疯狂的大地,垂直着颠起又跌落,跟着就是左右摇晃。”矿工回忆道。在地震发生时,他们正处于距离震源最近的大地深处。靠着冷静与秩序,1万多名井下工人震亡率仅为万分之七,生命的奇迹令人赞叹。
重建后的开滦博物馆向世人昭示着唐山辉煌的工业发展历程和永不消亡的旺盛生命力。它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0多平米,外观造型依照1919年建造的开滦矿务局大楼而建,凝重神圣,气势恢宏。这里记载了具有历史厚度的近现代中国艰辛工业化历程的铁路、矿井和机车,最早的火车、最早的股票都在这里永远地留存下来。
震前的唐山街道
走进今天的唐山,高楼林立、通衢如织。好像那满目疮痍的过去,已经被她彻底摒弃。斗转星移,从历史大悲中走出来的唐山人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唐山,坟墓上建起的凤凰新城,荆棘里涅槃的燕赵新星,更多的是岁月的沉淀和含泪奔跑坚韧不拔的精神。
唐山站始建于公元1881年11月,距今已有132年的历史。1976年强震后唐山火车站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所有站舍和建筑物夷为平地。为尽快修复被破坏的铁路,把伤员运到外地救治,把救灾物资运进来,中国铁道部门联动起来,用抗震精神谱写了一首“赞歌”。如今的唐山站在传承老火车站记忆的同时,更是一个新的富有内涵的城市地标,是环渤海地区仅次于北京南站和天津火车站的第三大城市交通综合体,是全国地级市中建筑面积最大的火车站。
昔日“工业疮疤”今日“城市绿肺”。这里曾经是采煤塌陷区,污水横流,垃圾如山。从2008年初“打造南湖生态城”战略构想提出直到今天,近十年来,南湖公园不仅成为了深受市民喜爱的综合性休闲乐园,更不断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承办了世园会,成为唐山首屈一指的地标性游览景点。
一座城市的劫难与重生,包含着无尽悲欢,也见证着无数奋起。从曾被西方媒体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满目疮痍,到今天奋翅于冀东沃野的现代化城市,唐山41年的沧桑巨变,镌刻着一座城市凤凰涅槃的发展奇迹,诠释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