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的小壶卖三千,一个小杯子三百到五百,这么贵,还有人追着买,因为来自明窑柴烧。
柴烧陶器,陶瓷中的奢侈品
业内流传着“非大师,不柴烧”说法,意思就是说柴烧难度大,令工匠们望而却步。无法量产,成品率又极低,每一件留存下来的陶器,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所以,当明窑柴烧在唐山陶博会上一亮相即成了“网红”,也就不足为奇。一时间,小小的展位门庭若市,韩国记者、台湾同行、资深茶客、陶瓷爱好者,熙熙攘攘,访客不断。
21号陶博会结束,明窑柴烧移师建设路会展中心,继续热卖。
明窑柴烧:缘来缘起
500多件柴烧陶器,透着古拙之美。这是熊学明、张建存两年心血和智慧结晶。
2015年,身为冀东书画院院长的熊学明投资建起这个柴烧窑,唐山著名陶瓷艺术大师张建存出任创意总监。机缘巧合,两个热爱陶瓷文化,喜欢柴烧陶器的中年人,走到了一起。
考察学习,是两人首先做的功课。他们多次到福建、山东、宜兴等陶瓷产区,在艰苦简易的柴烧窑一待就是几个星期。张建存曾给“陶瓷泰斗”张守智教授当过20年助手,出任过多家陶瓷企业艺术总监、首席设计师。可为了掌握柴烧技艺,他便豁出去了自己的时间和面子,亲赴韩国、台湾取经,甘当一个小学生。
有人用“一炉生,一炉死,一炉生不如死”形容柴烧陶器难以把控。两人摸索了两年,明窑柴烧成品率也只有三分之一。期间,他们历经一次次失败,破解了原材料选用、烧制温度、烧制时间等一个又一个难题。
“走火入魔”的陶器
从泥料选择到最终成型,柴烧陶器要历经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漫长的一个周期里,交织着希望与绝望。山沟里,熊学明、张建存常守着窑火彻夜不眠,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陶瓷人对老祖宗有个交代,也代表着匠人的坚守,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
北京烤鸭为啥要用枣木,正宗烤鹅为啥要用荔枝木,是因为柴薪的选用直接影响美食色泽和口感。明窑柴烧同样苛刻,用什么柴一样有讲究,有学问。他们千挑万选,选中红木下脚料或松木。不仅因为油脂丰富,燃烧充分,能在1300度高温下为陶坯留下自然火痕,而且不同产地的松木和红木含有不同的矿物质,烧制出来的陶器形成色泽丰富的釉色。
人们总爱用“工匠精神”,来赞誉专注、本分、慢工出细活的工匠们。可在张建存看来,尽管柴烧陶器是传统工艺,他们却不想只做工匠,而是在工艺、创新和品质等方面更加完善自己。古老工艺与现代表现手法结合,把柴烧陶器上升到艺术层面,才是当今柴烧技艺的精髓。
明窑陶器:一举成名天下闻
与景德镇柴烧的上釉青花不同,明窑柴烧是素坯,不经上釉直接入窑,论规模论成品率论艺术水准,在国内可谓屈指可数。
古诗云:“范金合土陶最古,虞夏商周谁复数。约略官均定汝柴,零落人间搜出土。”明窑柴烧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质朴、简洁和孤寂之美,电窑、气窑作品无法企及。未经任何施釉,落灰成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了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和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柴烧陶器《大地》(荣获第五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金奖)
用高温灼烤拉坯手法形成龟裂,再现了大地沟壑纵横的肌理,寓意大地孕育生机,包容万物。
柴烧陶器《听泉》(荣获第五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银奖)
高山流水,泉水淙淙。一壶一杯一盏,在高山流水,云卷云舒间,静以修身,清雅,出世。 明窑柴烧除了她独具气韵的美,还有她的绿色环保。不施釉药,不含重金属,吸水率达到瓷器标准,不仅有利于保存茶叶,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难怪现场那么多人争相品尝柴烧茶器泡制出来的老白茶。原来,柴烧陶器有岩矿土成分,能起到柔水和软化水的作用,提升茶叶口感和茶汤质量。 在第二十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上,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河北陶瓷玻璃行业协会、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第五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评选活动中,张建存凭借《大地》、《听泉》两套柴烧茶器,斩获金银奖,为明窑柴烧赢得荣誉。
明窑柴烧火了。
可是,低调内敛的熊学明和张建存,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在陶瓷工业化生产、规整度高的北方瓷都,在土与火的艺术世界,如何保持自我,固守内心的执着,让明窑柴烧更加出彩,这,将是他们毕生的目标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