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关键举措 持续精准发力 奋力推动唐山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tangshan 发表于:2017-10-13 12:3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401
7月28日,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强调,要着力在转型、创新、改革、开放、质量上集中发力,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8月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同志在唐山调研时要求,要抓好创新、改革、开放、融合、质量等关键措施,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当前,对唐山而言,贯彻落实省委要求部署,抓实改革、创新、质量、开放四项关键举措,更加紧迫、更有针对性、更具现实意义。
"要把改革作为新旧动能平稳接力的关键,把创新作为新动能成长的源头活水,把质量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把开放作为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同志就加快唐山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四项关键举措,既是着眼全局,站位全市战略层面的重大部署,又是结合实际,针对具体操作层面的现实举措。只要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好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就一定能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尽快挑起唐山发展大梁。
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改什么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7次会议上,焦彦龙同志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扩大改革成果。当前,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我市既有体制机制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又有行政效能不高、企业负担过重、营商环境不优等诸多具体问题,这些正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方向。
连续18次市委深改组会议总体设计、统筹推进,89项改革事项专题审议、深入研究,614个改革相关文件层层部署、精准落实……有力推动了我市承担省部署的113项、市确定的137项改革任务,以及47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工作。尤其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试点改革任务高效推进,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已初步筛选了592个项目入库;在全省率先实施京津整体搬迁来唐企业"落地签"政策,推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将外资企业设立变更事项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管理。
改革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针对新动能成长中,老百姓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了"放管服"改革上,扎实做好"清障、减负、增效"三篇文章。"清障",就是凡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坚决去除;"减负",就是进一步做好"简政、减税、降费"的"减法",降低企业负担特别是初创型企业的发展成本;"增效",就是通过落实限时办结制,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办事效率的提高。今年以来,全市已取消、下放、调整81项市政府部门权力事项,各县(市、区)在经济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享有与设区市同样的发展管理权限。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到25%,当场审批办结率提高3倍;10月底前市级行政审批局挂牌、11月底前县级全覆盖。
创新——突出科技引领,着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放眼全球,靠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一日千里"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天世界驰名的微软、苹果、华为、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在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都是鲜为人知的小企业,他们的发展靠的就是不断创新进取。比如,苹果靠一部手机支撑起移动智能领域的霸主地位,华为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使之具备与国际巨头相抗衡的底气。
我市的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雄厚,但如果总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在"微笑曲线"的低端摸爬,路只能越走越窄,需要依靠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培育更多更好高精尖产业和企业。
"科技创新要持续抓下去,久久为功",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语道破了抓创新的关键所在。有人把创新比作"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人说抓创新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唐山长达几十年的要素投入增长型发展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变为创新驱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稳扎稳打、精耕细作。
实干出实效,花开定有时。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唐山的科技创新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下,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同步跟进、突破前行,新动能培育依托创新驱动驶上了快车道。1至7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5%,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31家,同比增长116%,各类创业创新空间载体达96个、创新服务平台405个。
质量——提升供给水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质量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时下,"工匠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屡被提及,其背后的核心本质正是要求质量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换挡,质量被摆上了突出位置,"速度情结"正在向"质量意识"转变。
质量是一堂发展"必修课"。唐山曾经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七个第一",培育了龙号机车、麒麟牌水泥、开滦焦煤等驰名中外的品牌,如今又有一批像惠达、三友、唐车那样销售收入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品牌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一批像H型钢、取向硅钢、高强汽车板、高性能管线钢那样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无论从历史的视角,还是发展的眼光来看,质量一直是唐山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工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已由2014年的29件增加到46件,农业全国地理标志商标达14个;37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52项国际领先,187项全国领先;7家企业荣获省政府质量奖。随着质量兴市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一系列举措的高效落实,唐山必将打造出更多影响力强、群众认可、畅销适路的名牌产品,涌现出更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型企业,推动唐山新动能成长进入质量时代。
开放——发挥独特优势,朝着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奋进
唐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100多年前,唐山的第一条街道叫"广东街",住满了来自广东等地的工匠。上世纪20年代的唐山就有"跑马场",六七百家商铺,人口超过10万,街上经常可以见到外国人,被称为"小天津"。今天的唐山,与全国各地一样,依靠改革开放实现了跨越发展,特别是去年,我市连续举办了世园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和全国性重大活动,对唐山的发展、知名度和各方面工作产生了巨大效应和深远影响。
去年5月,又一重大利好落户唐山,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把唐山市、浦东新区等12个城市、区域列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地区,将我市与浦东新区并列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政策红利正在密集释放。今年1至7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7亿元,增长40.7%,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增长12.4%,首次超过广州港和天津港,跻身全国沿海第三大港口,是全国前10大港口中增速最快的港口。国务院批准唐山港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改写了我省进口汽车必须从外地口岸通关的历史。全市70家企业已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在唐山对外开放的成绩单上,这一组数字尤为亮眼。
纵观国际国内发达城市的发展规律,唐山要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的主要标志有五个: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二是产业结构要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三是产业技术水平要有国际竞争力。四是港口要成为走向国际化的桥头堡。五是城市功能要体现国际化标准。
如何实现这五个标志,通过扩大开放提速新动能培育,在全市的发展思路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沿海""京津"两张牌一起打。要强化沿海意识,用好沿海低成本优势,依托港口更便捷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产业发展;要依托京津信息、科技、市场、金融等资源优势加快产业聚集,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巨大红利在唐山得到全面释放。统筹发挥好这两大优势,必将吸引更多企业和产业入驻唐山、发展唐山,在加快新动能成长上闯出一条借船出海、借势腾飞的新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全市上下抓实关键举措,持续精准发力,唐山发展新动能一定能撑起一片崭新天地,奋力争取"三个走在前列",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必将变成美好现实。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