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这里是唐山震后建设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小区,取名祥富里,寓意祥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群众的生活十分关心。2016年7月28日临近中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唐山市路北区祥富里社区,慰问了社区群众,了解了基层党建和便民服务工作情况,要求畅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时值党的十九大召开,祥富里社区的干部群众心潮澎湃……
"互联网+"让社区圆梦
秋日的祥富里社区一派欢乐祥和:看孙子的大妈一边推着孩子遛弯一边和熟人聊着家常;居民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下棋、弹琴、健身;孩子们奔跑追逐,相互嬉戏;来社区服务中心办事的人无需敲门,就能和工作人员打招呼……
祥富里社区现有住宅楼78栋,居民4142户1.1万余人,是路北区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花园式小区。
小区中央,一座绿树环抱、黄瓦红墙、古香古色的雅致四合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访的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虽然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总书记的嘱托却一直激励着社区工作人员。
如何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呢?一年多来,祥富里社区始终在探索。
"重要通知:2018年居民医保缴费啦;保障性住房国庆节后可以申报了;路北区有惠民折扣券,请有需要的社区居民前来领取……"
与常见的张贴在小区的纸质通知不同,记者见到的这些通知,是在"祥富里社区"微信公众号中。
关注公众号后,记者看到,居民最关心的"社保补贴""低保申请""准生证办理"等内容一目了然。
"现在大家都用手机上网,自从开通了社区公众号,居民们可以在手机上预约办理业务。"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大厅,正在为退休的父亲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的田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前一天就预约了办理业务的时间。
便民服务大厅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政务超市"。记者注意到,墙上一行红色大字十分醒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里,党建政务、社会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综合治理五个便民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向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的邻居,有的年龄大了腿脚不便,有的住在儿女家养老。现在,大家通过社区公众号,足不出户也能随时知晓社区信息,方便了不少。"田先生说。
自社区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60%的居民关注了公众号,公众号推送政策信息236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10余条,网上预约办理事项已达560余次。
借助"互联网+"创新社区工作,并不仅限于此。作为路北区的试点,祥富里社区已先行一步启动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目前正在调试阶段。
届时,将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便民服务中心串联,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社区受理。42项为民服务事项将全部网上运行,使百姓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聆听总书记报告心潮澎湃
10月18日上午,祥富里社区服务中心文明堂。
几十名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收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大家起立同唱国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时倍受振奋,纷纷热烈鼓掌。
开幕会后,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不会忘记,去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祥富里社区视察。
那天临别时分,习近平总书记向路边群众询问生活状况,随后打开车窗,探出头来,挥手道别。居民们依依不舍,纷纷响亮地回答:"请您放心,我们的震后生活很幸福!"
幸福的掌声,热烈回荡,经久不息。
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带来的关怀,让整个小区为之沸腾,大家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党的十九大召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满怀期待,要把这个"约定"延续下去……
10月18日晚,北京党的十九大代表驻地。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在京出席会议的祥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通过电话激动地告诉记者:"在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铿锵有力,我听得非常认真。作为一名来自唐山的基层代表,身临其境参与大会、聆听报告,很多细节触动了我的内心。"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于千钧。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报告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林静说,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她将继续履行职责,把社区人民的心声带过去,把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带回来,让会议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党的温暖播撒进千家万户。
祥富里社区"拾秋"诗社的老师王跃东展示了一本刚刚出版的《拾秋诗词选》。他告诉记者:"去年总书记视察社区时,我正在文明堂内教诗词。总书记勉励大家利用爱好怡情养性,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得到总书记的肯定后,诗社成员学习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专业素养又上一层楼,并在十九大召开之际,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一个细节至今仍让王跃东特别感动:"总书记本来已经行至文明堂门口,却顿了一下又转过身来,再次迈回讲台和我握手,对我说,\'你很重要!’"
对于王跃东来说,"很重要"的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沉甸甸的责任。"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不断发扬传统文化。"
"周一评剧、周二京剧、周三民乐、周四国画、周五书法和诗词……"
在文明堂旁边的和谐园,朱秀琴正向从其他社区慕名前来的朋友介绍祥富里丰富多彩的活动。"连总书记都赞赏说\'大家的兴趣很广泛,有益身心’。"她自豪地说,"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这里为自己的爱好找到施展的平台。"
祥富里社区始终注重群众自己组织活动。如今,像"拾秋"诗社这样的社团已达22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凝聚了社区的民心。
"我现在虽然一个人住,却一点都不孤单,日子过得像以前上班时一样充实。平时有点为难着窄的事情,街坊邻里也会过来帮忙。"社区舞蹈队队长王素珍告诉记者。以前虽然住一个社区,可是左邻右舍都不太认识。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大家关系熟络了,感情也加深了。
党员"一点红"汇成社区"党旗红"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民众高不高兴,祥富里社区工作人员高度关注。
"704楼前路灯不亮,影响居民出行。办理情况:联系路灯管理所,当日中午已经修好……"
采访中,记者翻开一册《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情况登记表》,其中一页上如实记录着居民反映的问题和解决情况。
增加了花园里的座椅、新修了办业务的无障碍通道、抹平了广场上容易崴脚的坑洼……唐山市首家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自去年9月份成立以来,成为了社情民意的"中转站"。
党的旗帜高高飘扬,群众才会爱党、信党,跟党走。
在社区服务中心,第一间屋子门前挂的牌匾上写着"倾诉园"。仔细看去,牌匾上还有房间功能的细化介绍,其中包括市民客厅、娘家话语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群众工作室、365党员工作室等。
记者注意到,"365党员工作室"几个字明显看起来崭新许多。
"这个项目是新增的。"祥富里社区党总支成员王丽敏介绍说,为落实总书记视察时"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的指示精神,社区增设了党员代理服务项目,365天都有党员值班,为行动不便或工作忙碌的居民代办事项和提供服务。
去年9月3日,工作室接到空巢老人"电子保姆"通知:203楼的李世勋老人突发心脏病。值班的党员田玉荣、谢炳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将老人送到了医院。4个小时后,李世勋的女儿匆匆赶来,见到父亲转危为安,热泪盈眶地说:"如果再晚几分钟,我爸可能就没命了,感谢你们救了他一命!"
截至目前,"365党员工作室"已先后帮助抢救危重病人9次,调解各类纠纷460多次,提供代理服务1900件次。
居民李会保是盲人,离婚后自己带着不满10岁的女儿生活,没有收入,无依无靠。为了帮他掌握一技之长,陈林静带头捐款,并带动全体党员凑齐了按摩培训班的学费。李会保学成之后,陈林静又帮他联系了一家诊所,当起了按摩师。一天,李会保拿着几条皮带找到陈林静说:"大妹子,我给皮具厂的老板治好了多年的老毛病,老板非要送我一件皮衣做答谢,我让他换成了皮带。都是好料子,你们系上肯定好看!"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社区居民回报以浓浓的真情。
今年端午节,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了"端午粽飘香、社区邻里节"活动,吸引了几百名居民参加。张淑珍是包粽子能手,主动当起了培训师。她一边教一边比喻说:"粽子就像咱们社区一样,居民好比枣和米,党组织就是粽子叶,是粽子叶将我们紧紧粘在一起!"
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
"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在106楼某单元门前,记者看到这样的标识。居民董秋来告诉记者,如今每一名社区党员的家门口,都挂出了这样一块红彤彤的"共产党员户"的牌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如是说。
董秋来大爷快70岁了,一度也曾想过"混日子"。"只有亮明身份,才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如今\'向我看齐’四个大字随时提醒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要群众需要,该管的事情必须管,该说的话必须说,该吃的亏必须吃。"
正是每名党员"一点红",汇成社区"党旗红"。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要继续做些贡献,把我们的社区生活经营得更加幸福。"董秋来老人的话道出了众多党员和居民的心声。记者 晓悦
图为祥富里社区的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齐聚文明堂,共同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