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这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省发改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发布。
三年多来,河北开通了一批跨省市的公交线路,省内53个汽车客运站实现京津冀区域站际互售,占京津冀区域联网售票一体化客运站的78%。
◆53个汽车客运站实现京津冀区域站际互售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普清介绍,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交通一体化实现率先突破。
三年多来,先后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区环线等干线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1400公里。
三年多来,河北开通了一批跨省市的公交线路,实施了北京平谷至河北三河等10条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便利沿途群众跨地域出行;全省累计发卡61万张,省内11个设区市643条公交线路、1.2万多部公交车与北京、天津等全国165个城市互联互通;河北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与部级平台的联网运行,省内53个汽车客运站实现京津冀区域站际互售,占京津冀区域联网售票一体化客运站的78%。
今年6月,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重要项目津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打响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枪;荣乌高速容城收费站扩建后正式投用。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万龙至转枝莲特长隧道、张家口奥运物流中心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公路、机场、客运枢纽等项目均按时间节点推进,今明两年陆续开工建设。
王普清表示,到2020年,我省将与京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0年,雄安新区对外交通骨干路网项目基本建成,北京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全部建成;全面加快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首都贫困带和黑龙港流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完善城乡客运网,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客运公交化、公司化改造;完善城市公交网,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建设"公交都市",发展快速、大容量的公交系统。
◆引进京津项目15560个、资金13901亿元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协同办常务副主任王立忠介绍,三年多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动产业转移升级,举办了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会、央企进河北等重大对接活动,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承德基地、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2014年以来,累计引进京津项目15560个、资金13901.17亿元。
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一批国家级试验区获批。
◆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交流合作成效明显
教育方面,三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开展了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教育交流合作,并吸纳京津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入我省的协同创新中心。在我省高校认定的35个协同创新中心中,已经吸纳京津两地的高校22所、科研院所39个。
医疗卫生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年来,河北省卫计委携手京津卫生计生部门,借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合作办医、机构托管、设置分院、联防联控等合作形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协同发展模式和工作机制,为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向河北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实践基础。三地卫生业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正在成为常态。
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涵盖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五市11个园区,已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纳入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总体布局;3年来,共支持引进转化京津科技成果550项。仅2016年就有6项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省获奖总量的60%;2016年度省级科技奖励项目中,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占与外省合作项目的52.7%;3年来,我省与京津共建各类科技园区55个、创新基地62个,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
今年7月,"京津冀鲁劳务协作对接会"在我省召开,雄安新区相关县、10个深度贫困县和去产能重点城市与京津鲁所辖区、市签署了28个劳务协作协议,京津冀鲁劳务对接工作进入实质合作阶段。9月份,河北省分别与京津签订家庭服务业劳务合作协议,年内帮助3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通过家政服务实现就业。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认定家政服务人员输送基地50家,我省每年有组织向京津输送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8000余人。1-9月,我省外出务工人员613.8万人,其中京津从业人员达到146.7万人、省内397.7万人,京津冀就业比重达到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