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风井路附近的唐山市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12月2日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作为志愿服务组织的"大本营",基地未来将发挥哪些作用?
营造"家"的氛围
走进孵化基地,看到的是温暖的色调、善意的笑脸图案,书房、会客厅,一切都是家的布局设计,这与人们印象的中小微创业者孵化基地风格截然不同。创业者孵化基地由政府部门提供场地、网线等资源给创业者,创业者处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中,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和财富;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则着力表达一种温情的理念,志愿者在这里可以端上一杯咖啡,和自己团队的成员围坐在圆桌旁,在温馨、舒适、轻松的氛围下讨论志愿服务组织下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人们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提起志愿者或组织,更看重他们为社会或他人的服务,而忽视了志愿者和组织本身作为社会普通群体,也需要给予关怀,\'志愿者和组织首先应该得到关爱,并获得成长’,这就是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的理念之一。"该基地工作人员说。
突出"指导"和"服务"
孵化基地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通过大厅墙上的展板可以感受到。其中一块展板上写道:唐山市是中国开展志愿服务较早的城市之一。1993年,团中央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我市形成了有建制的志愿服务组织。199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市青年志愿者帮孤助残活动予以高度赞扬,并首次对全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发表重要讲话。同年,团中央确定我市为"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示范市"。2003年成立市志愿者协会。2008年,推动了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了多层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2014年,颁布《唐山市志愿者服务条例》,建有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站400多个,注册志愿服务队3200多个,注册志愿服务者45.8万多人。2016年,邻里守望"十个一"志愿服务活动被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13个部门,授予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6年,参与了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拉美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3543名志愿者累计服务5.61万人次,总服务时长近50.48万小时……
这块展板记录了唐山志愿服务24年的光辉历程,是一代又一代志愿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铸就的辉煌,每一位看到这些的志愿者内心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鼓舞和鞭策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孵化基地还设有常驻的专业人员,他们为成员进行指导,如通过正确的注册手续成为一个合法的组织,通过培训成为实效化的专业组织,志愿服务过程可以购买人身保险为志愿者提供保障等。该孵化基地还为志愿者和组织提供雨伞、开水、急救箱、志愿马甲、志愿者帽子等用品,均为无偿共享,方便各组织开展工作。孵化基地作为坚强后盾,武装了志愿者的头脑,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也为志愿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实际帮助。
未来志愿组织将有更多的"家"
"加入到孵化基地对志愿服务组织有不少好处。"唐山义工协会的沈丽华说,由于不少志愿服务组织属于自发形成,内部机制不完善、组织架构不合理,加入孵化基地接受专业培训可以让这一情况得到改观;另外,孵化基地成立改变了各组织之前处于单打独斗的不利境地,组织之间通过沟通形成了互助协调的新模式,可协同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合力;再者,依靠孵化基地的资源,成员可以更顺利地开展工作,让志愿服务更加便利。
孵化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建设迈入新的阶段,进入制度化、社会化、科学化的轨道,能够完善我市志愿服务结构,提升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唐山市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作为"01号",但它并不孤单。唐山各个县(市)区也正在积极筹措,努力加入到这一建设行列中来。不久的未来,唐山还会涌现更多孵化基地,它们在新时代开启新唐山志愿服务事业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