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
tangshan 发表于:2017-12-20 16:4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25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发〔2015〕40号,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冀发〔2016〕37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依法在全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做好计划生育新旧政策衔接,完善配套措施,统筹推进生育政策、妇幼健康、家庭发展、人口问题等综合改革,努力实现规模适度、素质较高、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人口均衡发展,为奋力争取"三个走在前列"、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把唐山建设成为国际化沿海强市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群众诚信自律的计划生育多元共治格局基本形成,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和家庭发展支持体系较为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人人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日趋合理,全市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人口总量控制在规划目标之内。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依法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及时出台配套管理办法,做好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相关的经济、社会和家庭政策衔接。健全女性生育保障体系,落实好生育休假制度。支持女性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通过政策推动、依法管理和宣传倡导等措施,引导群众依法、按政策生育,确保政策平稳落地、有序实施。
2.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摸清本地政策调整目标人群底数,综合评估本地人口发展形势、政策实施风险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出生监测网络,强化部门配合,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制度,切实推进户籍、学籍、婚姻及收养登记、死亡、社会保障等人口信息交换,密切关注出生人口变动情况,准确把握人口变动信息。加强对目标人群较多、工作基础较弱地区的工作指导,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变动趋势,加强前瞻性研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
3.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根据人口增长情况,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业务用房条件,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二)大力提升计划生育及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1.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实行一、二孩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积极探索生育登记与母子健康手册、预防接种证等相结合的婚育健康服务新举措。拓展计划生育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深化计划生育回访服务,优化计划生育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实现计划生育办事网格化和便捷化,综合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和能力。
2.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加大优质医疗机构内部挖潜,扩充产科床位,做好针对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建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畅通危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
3.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人才培养。制定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人才培养计划,增加儿科、产科、助产士等专业定向培养名额,为基层免费培训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急需人才。在薪酬分配政策方面向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服务人员倾斜,增加岗位吸引力。
4.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完善产前筛查诊断与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规范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等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计划生育基本技术免费服务项目,实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对已生育两孩的夫妻,提倡使用长效避孕措施,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性,减少非意愿妊娠,为符合再生育条件人群免费提供取环、复通等计划生育服务和必要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开展生殖健康和妇女常见病防治,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做好高龄孕产妇的咨询指导,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三)积极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1.依法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对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享受相关奖励及奖励扶助政策,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落实特别扶助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继续给予政策倾斜。继续实施"幸福工程"和"健康扶贫"工程,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扶持力度。
2.增强社会抚幼养老能力。建立完善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为重点的家庭发展政策,增强社区幼儿照料、托老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等功能。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强化对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逐步推广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工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3.探索增强家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积极推进"新家庭计划"、科学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等项目试点工作。开展"亲情关爱精准帮扶"行动,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帮扶照料等服务,逐步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养、扶"一体化帮扶政策和护工补贴保险制度。广泛动员各级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依法开展计划生育公益慈善与帮扶救助活动。
(四)解决好制约人口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
1.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整合社区公共服务管理资源,依托社区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着力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综合治理制度,强化流动人口居住地和户籍地服务管理双向协作,巩固完善"一盘棋"工作机制,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和动态监测,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组织开展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和留守人群活动,促进社会融合。
2.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落实针对女孩的优先优惠政策,开展系列关怀扶助行动,不断创造有利于女孩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依法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坚持重点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形成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人口问题研究,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社会参与等政策。积极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保障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供给。努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络
1.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合理设置计划生育相关科室,整合卫生计生执法队伍,集中行使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权力。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负责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卫生计生工作。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本辖区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履行基层公共卫生职能,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其中至少要有2名具备卫生计生执法资质人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卫生计生工作人员,负责做好本单位卫生计生工作。
2.加强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村(居)两委切实承担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村(居)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更名为卫生计生专干、卫生计生小组长,主要承担村级计划生育、健康宣传、综合监督等职责,各村(居)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卫生计生小组长数量,妥善解决好村(居)卫生计生专干和卫生计生小组长的报酬待遇。加强村(居)卫生计生专干和卫生计生小组长的业务培训,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3.强化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和能力建设,县级配好配齐计划生育协会领导班子,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协会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流动人口集聚地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发展壮大并发挥好会员、志愿者队伍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党政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完善配套政策、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职责。要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年度考核,按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完不成责任目标的实行"一票否决"。继续把计划生育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开展督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每年将本地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专题报告。
(二)加强部门协作。发挥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作用,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议事制度,统筹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发展影响评估机制,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有效衔接。明确各相关部门任务分工,重点解决好政策配套、公共服务保障、执法协调、信息互通等问题,共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三)调整投入机制。加大计划生育扶助力度,保障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配套资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调整支出方向,重点支持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加强基层计划生育人员培训、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等工作。支持做好常住人口(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服务、宣传教育、信息统计等工作。
(四)做好宣传倡导。各地各部门要把《决定》《意见》列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国情、市情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推广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防止负面炒作,为政策平稳实施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