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岁月:不忘历史的记忆
——写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上)
王厚亮 胡海育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二十二冶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前,二十二冶干部职工从草原钢城包头成建制来到唐山,参与唐山震后恢复建设。四十年来,二十二冶与英雄的唐山人民携手并肩,同呼吸,共命运,为唐山震后恢复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见证了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浴火重生。为了纪念二十二冶成立四十周年,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对二十二冶抗震救灾以及转型发展进行报道。
抗震救灾,援建唐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始终对这座英雄城市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1976年7月28日,百年工业重镇唐山经历了历史上最黑色的夜,整座城市顷刻化为废墟,数十万生命骤然而逝。1976年8月,远在草原钢城包头的二冶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到冶金工业部调令,紧急动员1500多人组成二十二冶抗震救灾分队,昼夜兼程,驰援唐山。
那是怎样的一幕!赶着毛驴车、马车,以急行军的速度分赴灾区,征尘未洗;一无食堂,二无宿舍,白手起家,在唐钢厂区的一片废墟上安营扎寨;冒着余震威胁,在高炉旁搭起临时防震棚,风餐露宿,席地而寝;喝不上自来水用车拉水,吃不上蔬菜只吃咸菜,在简陋生产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迅速展开唐钢震后抢险和恢复生产建设……震后仅仅28天,二十二冶人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唐钢第一炼钢厂复产抢建任务,为震后唐钢炼出了第一炉"志气钢",在苦难中显露出了顽强的意志。
当由抢险阶段转入恢复生产建设阶段,大批职工到达工地时,二十二冶人干脆就在唐钢和马家沟耐火材料厂厂区空隙地方搭起夏不隔热、冬不防寒的临时帐篷和板房,与英雄的唐山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任务中。面对震后的残垣断壁,自己动手建起简易的生产厂房和车间,钢结构加工制作等全部都在没有顶棚和封闭墙的露天下作业;机械装备能力不足,全凭人搬手抬啃下一块块硬骨头;面对震后抢险发出的动员令,更是不顾个人安危,排险情,攻难关,以主人翁姿态承担起了唐山重建家园的重任。出发前没有人想过,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扎根唐山,一呆就是四十年!然而,面对唐山震后迫切需要恢复的城市性建设,面对建设新唐山的嘱托和承诺,二十二冶毅然把企业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唐山这片土地上,不仅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更将自己与唐山紧紧地融合为了一体。
在唐山抗震10周年时,唐钢报记者曾对二十二冶的艰苦环境写过一篇感人的报道。报道说:"唐钢的各个角落都洒下二十二冶工人的血汗。可是,来到二十二冶基地触目所及竟是唐山震后的景象:一排排简易房、低矮简陋的商店。唐山人大都住进了楼房,而十年前来援建唐山的二十二冶人,在十年后还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并在如此的艰苦环境中为唐山建设着一座座恢宏而硕大的建筑,这不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博大胸怀,不正是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的时代风貌吗?"
此后在震后唐钢复产抢建施工中,二十二冶先后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唐钢1260立方米大型高炉2座、2560立方米高炉1座、180平方米烧结机2台和动力、引水等辅助设施,以及高速线材厂、棒材厂、炼焦制气厂、氧气厂、煤气柜等工程建设和大量检修、改造任务,为唐钢尽快形成300万吨规模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冶金工业部和河北省的高度赞扬。由于急唐钢所急,不讲条件,冒着余震的危险,抢时间,争速度,昼夜奋战,使唐钢很快全面恢复了生产。这一业绩被辑入《唐山抗震救灾英雄谱》。
对于唐山来说,大地震是一道镌刻在心上的记忆,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对于相伴而生的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来说,大地震更是三代人、四十年、十万职工及家属与唐山人民风雨同舟的历史见证,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携手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