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探索实施弹性离校制度,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的要求,出席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表示,市教育局将把解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今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迈出新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应社会关切。
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
加大校舍建设力度
刘绍辉说,今年市教育局将按照我市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会同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联合编制我市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就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老城区改造义务教育学校配套建设等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保证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供给。
利用中央、省、市资金,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9所,其中新建中小学12所,改扩建57所。切实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建立联盟校、兼并校、建分校和新建校等模式,推行优质校一体化管理和"捆绑式评价",促进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
刘绍辉表示,"择校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2018年,我们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刘绍辉表示,今年,市教育局将探索推行乐亭、滦南"退一补一"的教师补充创新机制,破解因编制引起的师资不足问题。强化教师培训,进一步加大名师、骨干教师培养规模,名师、骨干教师比例每年提升5%,力争到2020年,省、市、县三级名师、骨干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5%以上,全市名师、骨干教师总数达到1.1万人以上。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打造高质量教育服务
近年来,我市在推动与京津教育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是先行者、实践者,也是受益者。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与京津签署实质性合作办学协议245个,超过400所学校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北京实验学校唐山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引进了北京数字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近8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利用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联合组织中小学名师和职业院校校长名师高级研修班,参训教师达500人次。
今年,市教育局将围绕我市建成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发挥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全力打造高质量教育服务。"引进京津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继续组织我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名师、校长赴京津开展高级研修,参加人数保持在300人次以上,进一步拓展教育视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刘绍辉介绍,我市还将抓住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不足、面临转型的机遇,重点与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部分中职学校建立职业教育校际合作联盟,打造在联合招生、专业建设、学校管理、师资培训、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合作基地,实现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