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有效控制了化肥使用量的增长。根据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施肥水平等因素预测,去年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和2016年基本持平,与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前的2012-2014年相比,实现了零增长。
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在设施蔬菜、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上实现突破,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2017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27万亩次;积极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试验示范"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溶肥"等"有机肥+"施肥模式。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广有机肥替代模式,减少化肥使用量,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通过示范带动,全市有机肥应用面积71万亩;引导农民改施缓释肥。制定发布缓释肥料配方,引导农民科学选用配方肥。全市缓释肥示范面积100.1万亩。利用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400万元,在滦南县、遵化市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建设4个万亩以上的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在粮食、蔬菜、果树探索减量增效新技术模式。
严格田间试验,夯实科学施肥基础。去年全市安排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12个、肥料校正试验12个、蔬菜"2+X"试验2个,中微量元素试验8个,为修正施肥配方,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强化农企对接,支持企业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配肥站,为周边农户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筛选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深入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通过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赶科技大集等形式,宣传测土施肥、有机肥替代等技术,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全市去年共举办相关技术培训59期,共培训人员2.7万人,发放各种资料6.9万份。
我市通过农企对接、全程防控,实现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控害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并在去年全国减量控害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强化机制创新,推动全程防控,在玉田、乐亭、滦县、迁安建立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和蔬菜涵盖我市主要作物的全程防控试验示范基地6个、对接企业9家。主推植保站+农药(械)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三方合作机制。
强化技术支撑、推进绿色防控。全市下发各种实施方案40余份。市农牧局成立了由市、县农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技术团队,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技术。
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控",即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全市推广黄板、性诱、灯光等物理防治技术59.4万亩;"替",一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二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精",即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全市强化监测预警、实施精准防控。对症适时适量施药;"统"即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一是依托3个国家级果菜茶基地,15个绿色防控示范区,6个全程防控基地,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9家,全市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514万亩(次),防控效果达到80%以上。二是依托中央财政补贴项目"小麦重大病虫防控、蝗虫应急防控推广减量控害集成技术,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了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