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我市召开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指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推动唐山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跨越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刻学习领会本次大会的精神,努力打造"4+5+4"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唐山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新局面。
目标任务振奋人心
"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200家……;打造2个千亿级、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大会描绘了唐山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宏伟蓝图,提出的目标任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激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市工信局作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牵头责任单位,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王浩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工信部门的职能,围绕新目标提高工作站位,围绕新路径夯实工作重心,围绕新作为强化作风建设,着力强化工作指导、督导考核、政策宣传和精准帮扶,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作出贡献。
市发改委围绕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组织好五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海洋经济等规划的专家评审和修改完善,为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以11月15日为最终节点,坚决确保完成钢铁、煤炭、火电等行业年度去产能任务,以坚决去,促进主动调加快转;按照"周沟通、月督导、季调度"的工作机制,加紧推进中化旭阳、首钢二期等217项市重点项目建设,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筑牢根基。
通过此次大会,遵化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看到了唐山市委、市政府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唐山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跨越的美好未来。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把遵化建设成"环京津新型工业基地、旅游商贸名城、魅力中等城市",更好地为唐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为滦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滦县负责同志表示,这县将以正在开展的"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为抓手,
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以高质量项目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筑牢根基。
"六个坚持、六条路径"指明方向
做到"六个坚持"、走好"六条路径",是唐山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根本遵循,为我市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围绕大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六条路径",迁安市明确了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力推进传统产业优质高端发展。大力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高端化、链条化、耗钢化。二是高质高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打造优势产业,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崛起。三是创新业态提升现代服务业。力争物流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是我市加快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核心要素,也是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有效支撑。市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推进大会精神,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努力建构以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倍增行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从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创新。
乐亭县抢抓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六个坚持、六条路径",谋划制定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方向:紧紧围绕创新、高端、生态的要求,创新发展思路,开展经济调整,推进园区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蓝色海洋经济,现代绿色农业,文旅产业以及构建"四最"营商环境,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大会结束后,丰润区快速制定了《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及相关文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实施产业布局优化、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提速、产业园区提效、创新驱动、融合互动、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工业与物流联动、生态绿色发展、企业家素质提升等11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区域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
凝智聚力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
提出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是此次大会的"点睛之笔"。抓住了"4+5+4",就是抓住了唐山工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市商务局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第一窗口,围绕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理顺招商思路,开展精准招商行动。一方面,持续强化对重点国家、重点地区、重点城市的招商,下大气力突破欧美招商工作短板,在引进欧美大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一批细分领域的"初创企业"和"隐形冠军"。另一方面,重点围绕"4+5+4"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产业招商,整合商务系统的人脉、信息、人才优势与产业部门的专业、职能、政策优势,与全市各类载体紧密结合,努力引进一批强市立市的大项目、好项目。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升认为,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有力保障。该局将深入实施"凤凰英才计划",进一步壮大我市人才队伍规模、优化我市人才队伍结构。打造高质量人才智力平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广泛开展各类引才引智活动,让更多的京津高端人才智力为我市所用。围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激励引领全市高技能人才投身技术攻关,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高新区突出机器人产业发展,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扶持机器人产业实现集聚集群发展。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机器人专家马书根教授,打造集服务、改造、升级和培养专业人才于一体的唐山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全国首家"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品牌示范效应,引进、培育上中下游项目,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