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我市召开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此次大会是曹妃甸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明确了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动员全市上下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围绕加快"三个努力建成"步伐、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按照"一港双城"战略部署,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唐山特色,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把曹妃甸打造成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曹妃甸更加美好的明天,必将产生巨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唐山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也在海洋,曹妃甸就是最大的突破口和引爆点。这是市委、市政府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断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用历史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将曹妃甸打造成全域覆盖、全面统筹、全方位推进的新发展理念示范之城,以质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循环的现代产业聚集之城,以港布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的港产城融合发展之城,海碧岸绿、湾美滩净、蓝绿交织的生态宜居品质之城,开放包容、改革突破、活力迸发的创新驱动引领之城,从而在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中发挥集聚作用。
全面推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把曹妃甸打造成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全市上下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准确认识、分析和把握曹妃甸发展面临的形势,携手创造曹妃甸的美好未来。
当前,曹妃甸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区域竞争、防范风险等各种压力,还存在着港口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度不高、港产城融合发展不够、体制机制不活等短板。但是,曹妃甸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拥有重大平台、天然深水良港、产业基础良好、海洋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教城融合等诸多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同时,面临着"一带一路"建设、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港双城"建设等重大机遇。这些优势和机遇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大竞争力,是把曹妃甸建设成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底气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只要我们把优势发挥好、释放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把握住重大战略机遇,就一定能为打造曹妃甸现代化滨海新城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借力崛起、跨越发展,推动曹妃甸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全面推进曹妃甸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已进入最佳时期,曹妃甸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希望。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谋划曹妃甸发展,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聚集区、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生态宜居品质之城,深入落实"一港双城"战略,走港产融合、产城融合、港城融合、城市与自然融合发展之路,把曹妃甸加快打造成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要坚持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推动曹妃甸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重点要突出港口功能提升,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上取得新突破;要突出提升产业聚集度,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拓新实践;要突出宜居宜业宜游,在彰显滨海新城特色上展示新风貌;要突出改革开放创新,在激发曹妃甸内生动力上探索新路径。这样,一座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就必然在在渤海湾强势崛起。
把曹妃甸打造成现代化滨海新城,事关全市发展大局,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服务曹妃甸就是服务自己、支持曹妃甸就是支持唐山的理念,全力支持曹妃甸高质量发展。要强化主体责任、强化支持服务、强化政策落实、强化督导考核、强化宣传发动,做到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提振精神,积极投身到推进曹妃甸加快发展上来,真正做到思想同心、认识同步、行动同向,确保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推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已经开启。宏伟蓝图鼓舞着我们,崇高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创新、一流、务实、高效、担当的优良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把曹妃甸打造成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奋力开创曹妃甸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