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曹妃甸建设现代滨海新城》
曹妃甸新城,最突出的特点是“新”。正是在“新”的底色上,大数据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等风生水起。10月12日,随着曹妃甸新城与北京创到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园建设正式签约,原曹妃甸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升级为曹妃甸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园,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园、首个区块链试验区。
凸显人文和绿色建设理念
2017年底,唐山市制定了“一港双城”发展战略:以唐山港为“一港”,由唐山市主城区和曹妃甸新城构成“双城”。曹妃甸新城,既是“一港”的腹地,又是“双城”的前沿,是正在加快建设的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是唐山的未来之城。
2018年初,曹妃甸新城整体规划进行了高规格修编调规,强调“充分利用滨海岸线资源,突出新城滨海特色”,其目标是“依托曹妃甸新城向东发展,到2025年,逐步形成城市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更加凸显“人文”和“绿色”的建设理念。
“人文”集中表现在“小街密网”上。220×220(米)的城市结构相对于传统街区,是最适于步行的舒适距离;而在400平方米范围内,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型商业、医务站等服务设施。同时,“小街密网”为城市倡导“步行+自行车+公交”的慢行交通奠定了基础。现在,不断延伸的公交线路联通了港与城、城与城,预留的BRT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丰富了城市未来的出行格局。“绿色”则以“首堂·创业家”为代表。作为体量较大的被动式住房项目,“首堂·创业家”按照德国被动房设计标准,通过高保温、高气密性的维护系统、高性能的门窗、无热桥的设计等手段,实现室内恒温、恒湿、恒氧、恒静。仅此一项,每年可实现减少碳排放1636吨,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教育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曹妃甸新城文旅资源富集。吃,有虾美蟹肥、河豚鱼香;玩,有多玛乐园、龙岛戏水;更有南部工业游、北部研学游……曹妃甸新城将富集的文旅资源与发展的地产业连接起来,衍生出健康娱乐、会展酒店等具有竞争新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滨海西区,建设童乐园、亲子农庄以及独具特色的沙滩岸线,打造对外展示的亮丽风景线;在滨海东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用包括旅游度假、健康养生、湖心营地等在内的产业链,构建大型国际滨海休闲生态区。
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是教育。201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至曹妃甸新城,接着,华北理工大学入驻;2016年,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开始兴建、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建成招生。从此,四校(城)联手,推动着曹妃甸乃至整个唐山地区教育体系的重构。此外,隶属于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的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招生。针对唐山、曹妃甸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它们合理、科学地规划教学体系,开设了港口机械与自动化、港口与物流等16个社会急需、紧缺的专业,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打造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原为首钢京唐公司职工的李彦辉辞职创办了曹妃甸鸿宜鑫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春节刚过,他和公司入驻曹妃甸新城大数据产业园,带来了浩德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型企业,带来了派送机器人、侍服电机控制测试平台等12支创新团队,带来了依托华北理工大学与15家企业所成立的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星期天工程师联盟。而在曹妃甸新城,鸿宜鑫智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
早在2014年7月,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签署,决定在曹妃甸新城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随后,在曹妃甸新城核心区域,规划了4.6平方公里的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城融合先行启动区。经过调研,曹妃甸新城制定了“产促城、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方略,推动大数据产业、科技创新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人口转移的主平台,曹妃甸新城在先行启动区引入以首钢集团为主体的平台公司,在区域内投资开发,未来还将打造京冀协同发展创新中心、首钢现代服务集聚区。
以产城融合先行启动区为载体,曹妃甸新城按照“互联网+城市”的发展理念,围绕万物互联、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规划建设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产业园”和“创新产业平台”。现在,华为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机器人研究院等其他16个项目已达到入驻条件;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唐山曹妃甸云创加速器等10余个项目在重点洽谈跟进。园区还积极推进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大数据联盟等国家级机构合作,共建曹妃甸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