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 让山里各庄富起来
走进遵化市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渐次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规划整齐的温室大棚、别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浪漫时尚的咖啡小屋、酒香扑鼻的地下葡萄酒庄、茶香四溢的紫砂小院、令人垂涎的乡村美食……这一切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时尚元素,是城里人的“诗和远方”,吸引着大批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
“知青小院”
山里各庄村是团瓢庄乡第一大村,毗邻省道遵宝线,全村814户,2588口人,耕地面积3700亩。村庄北靠遵化市中道山中段的笔架山,作为一个典型的山村,这里也曾一度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改变始自乡村旅游的发展,山里各庄人认真分析了本村的特点,发现“山”就是特色。他们决定“靠山吃山”,确定了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文旅融合在这里大放异彩。
2013年,山里各庄村充分利用区位、土地和人力资源优势,与遵化市亚太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唐山市亚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亚太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该项目充分融合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三大产业,打造集特色农业、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目前,共流转土地2000亩,建成110栋温室大棚、100亩三优富士矮化苹果和盆栽苹果示范园、200亩葡萄采摘园,引进培育盆栽苹果1万株,建设滑雪场民俗风情园、大型会议中心、拓展训练营、葡萄酒庄、水上乐园等项目,成立了全省首家农宅合作社,组建了2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
“红领巾民宿”
来到这里,吃住行游购娱,样样体现着山里的乡土气息,地域特色鲜明:1969年来村里的26个老知青曾经居住的地方被改建成了追忆芳华的“知青小院”;1942年的山村小学校旧址已经翻新成富有童年趣味的“红领巾”民宿,并创新性地开办了乡村咖啡屋;年代久远的农具在农耕体验园展览,让年轻人忆苦思甜;传承茶香文化的紫砂小院,集紫砂体验、展览、烧制于一体;清末年间的大戏楼经过重修,生旦净末丑在这里轮番上演……这里还打造了包括粉坊、油坊、米坊、炖菜小院等为一体的乡土作坊主题美食街,传承生生不息的制作技艺,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小吃一条街”热闹非凡
引许多人慕名前来的遵化市山庄别墅酒店也建在山里各庄村,这是一家古典红木家具特色酒店,特有的大火炕、传统的宫廷装修,体现着传统特色;开门可见青山绿水,进院细品老屋庭院,加上绿色山野菜、特色农家菜,别有一番风味。该酒店于2015年被唐山市旅游局评为五星级乡村酒店。
“炖菜小院”
山里各庄按照国家4A级景区进行规划打造, 2013年被评为“唐山市文明村”,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和“唐山市乡村旅游示范点”,2016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村”。2019年春节期间,山里各庄村推出了流光溢彩梦幻灯展,绚丽夺目的民俗打树花、精彩纷呈的马戏表演等一系列文旅饕餮盛宴,吸引游客15万人,为当地老百姓创造临时性就业岗位300个,间接带动就业1000人,实现营业收入900万元。(图片由唐师师 摄)
靠海吃海 让十里海更美丽
凭海临风感受宁静惬意,小巧精致而又别具特色,这是记者在曹妃甸区十里海农场最直接的感受。十里海是远近闻名的“河豚小镇”,走在街道上,一幅幅精美的3D画映入眼帘:碧蓝的大海,丰收的河豚鱼蹦出了鱼篓,硕大的螃蟹举螯横冲……踩着栈道登上木制凉亭,新建的河豚小镇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上,老式的旧木船诉说着渔村的历史;河豚鱼主题民宿体现了小镇的现代气息。吃渔家饭、住渔家屋、赏渔家景、享渔家乐……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寻找内心向往的生活。
民居外墙上的3D画栩栩如生
很多人说十里海是个小渔村,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其实,这里是一家始建于1985年的专业化海水养殖场,由于养殖需要,100多户人家聚居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村落。推开家门,一路之隔就是养殖池塘,这里家家户户都搞海产品养殖,水面养殖面积达1.4万亩。这样的一个国营养殖场,如何成为新晋网红级打卡圣地,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还吸引着大批“吃货”慕名前来?这都得益于十里海“靠海吃海”,充分发掘自身特色,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完美结合,捧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颗明珠。
美丽的十里海河豚小镇
“十里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引起人们无尽遐想。提起这个名字的由来,十里海养殖场副场长王大力给我们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原本是一片了无人迹的荒芜滩涂,海水涨潮时就会将其淹没。1972年,柏各庄农场正式开始对这里开发,时任八农场书记孟宪江带领着工人第一次踏上这片滩涂。站在大埝上,南望茫茫海水浅滩,孟宪江高声说道:“同志们,我们要从这里向南开发十里!”
火热的岁月、火红的青春都融进开发的热潮中。那时没有大型机器设备,全靠工人锹挖肩扛,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埝坡下的土洞里栖身。越向南潮水越大,筑埝的难度也越大。经过奋战,一共向南开发了5华里就难以继续推进了。尽管没有完成“向南开发十里”的目标,但“十里海”这个名字却保留下来。后来的大规模开发一度使这里的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但“十里海”的名字始终没变过。
与河豚的“零距离”接触
提起十里海,自然绕不开河豚。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鲜无味”的说法。河豚被人们尊崇为“百味之王”,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蛋白含、维生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对身体大有裨益。十里海养殖场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河豚鱼的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我国红鳍东方鲀的池塘养殖及鲀虾混养推广示范就是最先在这里取得成功。目前,曹妃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红鳍东方鲀养殖区,也因此有着“中国河豚鱼之乡”的美誉。十里海则是曹妃甸区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这里的河豚鱼养殖面积达7000余亩,由于品种纯正、水质好,加之实行纯天然绿色养殖,这里出产的红鳍东方鲀,鱼体肥满、肉质细腻、滋味鲜美,位列河豚鱼之首,有“河豚王”的美称,多年来一直深受日本客商的青睐。“我们这儿的河豚,既安全又有营养,可以放心吃。”王大力告诉记者,经过20多年的摸索,十里海的河豚已经闻名海内外。
在小镇里的养殖池塘体验“渔”趣
由于河豚身带剧毒,我国从1990年开始一直禁食河豚,直到2016年9月才“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乘着这一东风,十里海努力把“河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把以河豚为特色的旅游业做得风生水起。他们利用现有的养殖水面和闲置的旧民居,以十里海养殖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实施河豚小镇项目。由燕山大学制定总体规划,以绿色、自然、田园风格为主题,通过全面改造、装饰装修,打造养殖、垂钓、渔事体验、特色民宿、文化体验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河豚小镇还开设了全国首家河豚主题餐厅,民宿、海水垂钓池、淡水垂钓池、面塑体验馆、乡村动物园、儿童娱乐拓展设施等配套元素工程也都已经投入运营,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一站式的“渔”乐嘉年华,滨海旅游特色渔村已经初具规模。去年9月,十里海作为“唐山周末·曹妃甸国际河豚美食节”的重要分会场引来大批游客。
十里海的河豚主题餐厅
王大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着手把闲置房屋改建成凸显渔村特色的旅客中心,并与华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文创中心,深度挖掘河豚小镇的文化内涵,积极申请3A旅游景区。下一步,十里海将努力延长河豚鱼生产链条,提升产业价值链,拓宽群众增收链;鼓励发展民宅合作社,充分利用闲置民房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继续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培育旅游精品项目,将十里海打造成曹妃甸乃至全市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图片由赵柏林 摄)
文旅融合贵在“不同”
评论员 刘凤贵
文旅融合,各有各的道。“靠山吃山”的山里各庄,有世外桃源之风,突出的是“田园风格”;“靠海吃海”的十里海,以海洋养殖见长,突出的是“海滨风情”。它们一北一南,发展之路大不相同,却演绎了同样的精彩,秘诀何在?4个字——因地制宜。
近年来,文旅融合热度持续攀升,但是越热越应该保持冷静。对唐山来讲,文旅融合还是一个新事物,即使有了一批像山里各庄、十里海这样成功的典型,各地也决不能为了图省事、急着出成绩,不顾当地情况,照葫芦画瓢,简单地把别人的经验复制粘贴了事。
山里各庄的土气儿、十里海的海味儿,个性鲜明、独具魅力,它们的“山海经”,也不是所有地方拿过来都能用。如果看到山里各庄建了个小吃一条街,每个山村也都一股脑儿地建,认为靠这个就可以发家;如果看到十里海养河豚,每个海边村都一窝蜂地养,认为靠这个就可以致富,那么,想法实在是过于简单了,成功的可能性也几乎是零。因为各地的自然禀赋、文化底蕴、人文风情、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盲目照抄照搬,只会劳民伤财。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推进文旅融合,谋划地方发展,应从长远计、打特色牌,总是“嚼别人吃剩下的馍”,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古今中外,终获成功的有几例?!同质化的文旅融合,并不靠谱,也决不可取。
如果学山里各庄、十里海,就学它们做强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色。你那儿没有出名的地方小吃,但是可能出产全国最好的野生花椒;你那儿没养过河豚,但可能出产全世界最好的野生虾蟹;你那儿既不依山也不傍海,但可能有历史悠久的老街古刹……即使都是山区,同样滨海临港,都有文物古迹,发展文旅产业,也应该力戒“相同”,做足“不同”。大家都不做“山里各庄第二”“十里海第二”,只做独一无二的“原创”和“第一”,都有自己的“金招牌”,文旅融合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放大到全市,也是一样的道理。唐山,没有南方城市的四季常青,也没有东北城市的冰天雪地,做不成“春城”,也当不了“雪乡”。但是,唐山毗邻京津,有山有海有平原,有红色基因、皇家陵寝文化、百年历史工业遗存,在文旅融合上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精彩无限的唐山之路。
文旅融合,贵在“不同”。这,才是“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