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是解放初期沙石峪村的真实写照。沙石峪的人民如何改造土地?如何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使粮食量产达到40多万公斤?《唐山记忆》专栏今天播出第七篇《沙石峪的“当代愚公”精神》。
这是一张拍摄于1966年的照片,周恩来总理同前来访问的阿尔巴尼亚贵宾来到沙石峪参观,当时的人民日报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解放后,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全村人用大锤砸,用尖镐凿,用双手挖,十几天时间,青石板上一亩田被垫起了二尺半,总计行程1万里,挑土4600多担。
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村共动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180万个,将原来2.3万块、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1100亩的大寨田。到1978年,沙石峪的粮食产量达到40多万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0万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