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一大早,来自丰南区黑沿子镇的几户渔民拿着两面锦旗,走进曹妃甸区柳赞镇大庄河村委会大院,前来感谢曾在海上不顾自身危险而营救他们生命和财产的“海上英雄”——大庄河村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等渔民。
9月26日16时左右,丰南区黑沿子镇涧河三村的毕建华与父亲、叔叔、弟弟4人驾驶渔船在天津塘沽海域碰到暗礁,船体被瞬间卡住,船舱漏水,随时有下沉的危险。毕建华脱下衣服到船头晃动并向远处呼救。从2008年起就结伴出海打鱼的曹妃甸区柳赞镇大庄河村的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哥俩的两条船正好“收港”路过这里。
“情况紧急!马上施救!”两位船主不约而同地与船员们立即投入救援。他们先把人救到自己的船上,然后用缆绳拉那条遇险船只。他们的船是26米长、370马力,但对于那条被死死卡住的船明显是“动力不足”,左抻右拽,两条缆绳都被拉断了,那条船几乎纹丝不动。于是,两条船一起“发力”最终将那条船拖下来。
遇险船只被撞出脸盆大的窟窿,船舱进水已齐腰深。两位船主商量,为了防止遇险船只下沉,他们就用各自的船把遇险船只夹在中间拖拽返航,又派船员帮助遇险船用棉被堵窟窿、淘水、搬运船仓物品等。大概经过了两个半小时,他们把遇险船只安全送达涧河岸边,此时已是20时多。为了售卖捕捞的海鲜,两条船又返回天津滨海新区的东沽码头。
据获救船主黑沿子镇涧河三村的毕建华介绍,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不是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及时赶到,自己的家庭和财产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他后来找到两位船主想进行酬谢,都被他们婉言谢绝。张树彬朴实地说:“都是靠海吃饭的渔民,自己虽然有点儿损失,但必须以救人为主。”
“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等把我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他们不仅充分体现了海上渔民大爱无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年轻人勇敢、重义的担当。”一同前来的市近海救援志愿者协会丰南区分会会长高步江不停地表示感谢。
黑沿子镇黑北村的高克仓、刘俊香夫妇,2002年投资40多万元开始造船到海上打渔。9月27日17时许,高克仓驾驶着船只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海域海上作业时,不慎撞上水下尖利的人工修筑的“三角墩”。当时有四五级大风,船头很快在海上竖了起来,船底的木板多处破裂,船舱迅疾进水。夫妻俩立即找东西挂在竹竿上晃动“求救”。而此时,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的两条船恰好正经过这里。于是,他们在第一时间把高克仓、刘俊香夫妇救到他们的船上之后,仍旧采用两条船把破损的渔船夹在中间拉拽的办法,帮助遇险船堵漏、掏水,并一直将这条船护送至安全的浅滩。随后,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才返回东沽码头去出售打捞的海货。
几位年轻渔民,连续两天挽救了两条遇险渔船上的6名渔民和百余万财产的故事,近期在曹妃甸区和丰南区黑沿子镇被传为佳话。大庄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胜仓说,在海上遇到遇险渔民和船只,伸出援手、及时救助,这是我们历代渔民拥有的优良传统。张香贺与张树彬、张树军这一代年轻人看到遇险船,先救人、后救船,不计较个人损失,既继承了老一辈渔民的传统美德,又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的勇敢和睿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