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喜峰口,关口大西山的半腰偏下处,有一个天然山洞叫柞(zuò)子洞。 柞子洞口有一丈多高,正对着关口另一侧山崖平台上屯兵防守的小城。小城传说是明朝洪武年间开国大将徐达带兵所建,是喜峰口早期的关城,戚继光的诗中把它叫“柞子城”。柞子洞和对面柞子城所处的位置,是喜峰口关最窄、最险陡之处。 修建潘家口水库之前,没有搬迁的喜峰口当地人把这个山洞叫老爷洞。洞下面山脚,以前建有老爷庙,也叫关王庙或关帝庙,这个“老爷”指的是关老爷,即关羽、关云长。老爷庙有石阶通向山腰的老爷洞,明代时可能是当地人们的一个景点。明代驻军营城、关口之地一般建有关王庙,关羽是忠义、勇武的化身,在百姓心中成神成帝,关口建庙塑像,在精神上助力士卒防守反击。 为什么明代时叫柞子洞,没有看到记载。柞子指柞树,学名橡树,它的果实叫橡子,在冀东一带的山上,橡树有三个品种,大叶、树干粗糙的叫“桲椤树”;中叶如人手巴掌大,树皮有部分细腻光滑的叫“檎信子”;小如栗树的叶子、树干高直、纹路有条状灰白之色的叫“白道子”;这些名字都是当地的俗称,它们的果实橡子形状基本相同。明代时起名柞子洞,说明当时洞口附近的山上生长着某一种或几种橡树。 潘家口水库建成蓄水后,此地属于库区。在丰水期洞口没于水面之下,是看不到柞子洞的;枯水期水库放水,水位下降一丈多高的位置,柞子洞口露于水面之上。洞口是不规则的,上面偏东,呈东西倾斜状,向洞里望去黑黢黢的,幽静而神秘,谁知道水浸后的洞里面是什么样子呢。 柞子洞是有人文历史的。明代万历年初,原兵备道刘公刘效祖搜集蓟镇一带边防资料,准备编印志书《四镇三关志》,在蓟镇总兵任上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曾陪同他到喜峰口考察。考察闲暇,到柞子洞饮酒赋诗唱和,戚继光写了两首赋答兵宪刘公的诗(兵宪就是兵备道,由一省的提刑按察司副使担任)。 《兵宪刘公以游喜峰柞子洞诸作见示赋答》 其一: 车骑行边笔作筹,光摇五色度中流。 斜阳有意杯仍剧,危堞无烽洞转幽。 谁谓风沙通朔漠,共疑形胜是南州。 关前不筑三城在,能使山灵识壮游。 其二: 塞垣风色易凄凄,柞子城头乌夜啼。 汉节蹉跎仍蓟北,文星错落复辽西。 烽明飞阁三千回,角起连营十万齐。 眼底戎机君自见,逢人不必说羁棲。 诗题目的意思是,兵备刘公游览喜峰口和柞子洞,写了几首诗给我品评,我写诗二首应和。 第一首的意思是:我们骑着马儿在边塞巡游,朋友们指点关山,吟诗和酬。当我们来到关口的益母河边,艳阳下的河水,闪着五彩的波光欢快奔流。宽敞幽静的柞子洞里,战友们举杯敬酒,一杯一杯总也喝不够。斜阳好像理解我们的心情,把桔色的柔光,在高高的城堞上久久停留。没有烽火的边塞,林静、水明、山幽,望着美丽的山川,大家好似领略着江南山地的峻秀。此时此刻的戍边人,一定暂时忘掉了大漠风沙之苦。山中的神仙也会羡慕我们如此畅快的出游,可是,如果没有将士们筑起多重坚固的边城,大家又怎能在柞子洞中快乐地吟诗作赋? 诗意是明快舒畅的,体现了在柞子洞中相聚的友人们欢快的心情。最后两句诗意一转,“如果不是将士们筑边城,固边防,流血流汗,我们能在边关口如此快乐吗?”诗人在欢聚的时候想到了保边疆,守边防,并为将士们保卫下的和平环境而自豪。 第二首诗中写道,太阳落下去,边塞的夜晚到了。风吹起来,山鸟在柞子城头夜啼,边地的山中寒凉凄清。这种情境和白天描绘的景象正好相反,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艰苦。诗中肯定了军人保卫边防的重要性和取得的胜利,并再次表达了作者不怕艰苦,不抱委屈,忠心保边疆的坚定意志。 诗的大意是:柞子洞对面城头上,夜鸟孤寂地鸣啼,山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我仍然要坚守在蓟北前线,你搜集志书的资料,将要动身到更远的辽西。戍边多年,高高的烽燧上,烽火不知燃起几多回,将士们枕戈待旦,一声号角,准备战斗,列队整齐。军士们多年远离家乡和亲人,请不要为我们抱委屈,蓟镇边防的形势你已经看到,时刻离不开边防军人的守卫。 这两首诗无论是“斜阳有意、光摇五色”的舒畅惬意,还是“落日边城、风起乌啼”的苍凉雄壮,作者都离不开一个正能量的话题:守卫边塞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的信心和勇气;对戍边将士的赞颂和肯定。这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渴望为保卫祖国建功立业,对事业有极强的责任心、进取心。 历史的波光好似湖水的碧波,随着波纹扩散到无尽处。如今,柞子洞偶尔露出水面,却已经寂寂无闻了。它无奈地隐于水下,有时又寂寞地露出水面,坐在游船上的旅者们,会想到几百年前边塞的情境吗?比如这柞子洞,比如戚继光,比如塞垣和戍守……关山苍苍兮,从历史时空走过来的人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