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包括工行等在内的六大国有行同日发布公告,调整了部分个人存款产品服务内容。六大行此次均“叫停”了“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存款产品,“叫停”的方式为改变产品的计息规则。
据中行公告信息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人民币定利多和中银步步高(定期)存款产品,提前支取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您持有上述产品,在产品到期时支取,仍按照存入时约定的产品到期利率计息,利息不受影响;如您在产品到期前有用款需求,在2020年12月31日及之前提前支取的,仍按照原产品靠档计息规则计息,在2021年1月1日及之后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部分将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不再靠档计息。
所谓靠档计息类产品,是指产品提前支取时不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而是按照存款时间分段计算利率,也就是执行阶梯利率,这样有助于客户获取更多存款收益。不过,这类产品的推出也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引起监管规范。
早在2019年12月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方式对靠档计息的定期存款提出限制。今年年初,大型银行新发的大额存单已不再靠档计息。随后,今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强调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将存款利率管理规定和自律要求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事实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其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的规定。因此,监管才会出手予以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