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也曾有过大学!
遵化这所大学,它威名赫赫,为共和国的建立培养了7000多名优秀人才,在冀东党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它就是“冀东建国学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冀热辽区行署根据当时形势,以尽快培养建立新中国所需人才为出发点,决定于1945年9月成立具有高校性质的“冀东建国学院”。学院确立的办学宗旨“适应革命形势需要,培养建国急需人才”。方法是短、平、快。“短”是学制半年,“平”是只求学员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常识和急需的一两项工作或生产本领,“快”是快教学快成才。
1945年9月,学院招收了1500名学生,主要是有文化的青年和已参加革命的干部,最大年龄50岁。分为区村干部队、政治队、师资培训队、经济训练队四个队。学院初始设在了玉田城关,因唐山和北平尚未解放,出于安全考虑,三个月后便将学院迁到了革命根据地遵化,分驻在南关汇文中学和东关师范旧址。
学院由中共冀东区党委常委、行署主任,冀东军分区战勤司令员张明远任院长。他建国后当到了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正部级干部。
娄平副院长,浙江人。1936年入党,当过北平城委书记,唐山市教育局长兼建国学院副院长。他是著名的作曲家,抗战时,传遍长城内外控诉日寇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的《寒夜曲》便是他创作的,解放后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
建国学院的学生既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参加劳动、开荒种地,还创建了自己的卷烟厂,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
学员们积极进行军事训练,掌握高超的军事本领,准备毕业后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去。
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和残余势力的破坏和捣乱,学生们经常夜间行军转移。
这是建国学院学员的毕业证,鲜红的大印盖在上面,非常正规,在战争年代很不易啊!
学员们使用的冀东行署自己印制的邮票,木版单张印刷的。这在集邮的收藏家眼里,简直是无价之宝!
1947年7月,为配合中央土地改革的指示,学院全体学员参加了冀东土地复查,结合地方干部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11月,解放战争进入了大反攻阶段,学院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不讲价钱,不当干部当战士”的支前参军活动,335名学员积极报名应征入伍,学院组织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1947年2月,建国学院移址到了遵化南新城,在清东陵一带开始了工作和学习。
1948年6月6日,冀东行署教育厅和建国学院600多名师生和当地教师在清东陵惠陵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
上午十时许,由于特务密报,国民党两架飞机悄悄窜来用机枪疯狂扫射手无寸铁的师生,马兰峪小学校长李墨林、学员冯旭光等22名同志牺牲,王志文等28名同志受伤,史称“惠陵惨案”。
6月10日,建国学院通电全国,揭露国民党屠杀平民学生的暴行。为了安全从此建国学院便开始在遵化、迁西、丰润等山区游击式上课,运动中学习。
1949年2月,毛主席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按中央指示冀东区党委抽调大批干部组建南下工作团配合大军接管江南地区。建国学院响应党的号召组成了680人的第六大队奔赴江南。
建国学院办学五年半时间,先后培养了7000多名学生,为新中国建立打造了一大批急需的优秀人才。这些学员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成了高级领导,有的成了艺术家……
上面的老人叫孙伟,他就是当年建国学院的学生,后来成了当地著名作家。每当忆起建国学院当年学习的岁月,他都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不求人夸颜色好,只求清气满乾坤!冀东建国学院,这所共和国诞生前应运而生的高级学府,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豪华的实验室…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栋梁之材,这朵绽放在共和国教育史上的灿烂鲜花,永远留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
转自:葵花朵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