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民心工程之就业创业工作
2020年,唐山市把“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纳入民心工程,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推出一揽子超常举措,全力帮扶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完成省达任务11.29万人的106.6%;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5%,低于省控目标1.15个百分点。
着力靠落实政策稳存量。出台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等20多个政策文件,及时有效精准完成有关政策落地落实。为34392家中小微企业免征2-12月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38.93亿元;为153家大型企业减半征收2-6月份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7.38亿元;为13家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享受缓缴社保费政策,并免收滞纳金;为52家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企业,落实稳岗返还资金7536万元;为不裁员和少裁员的9823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2.77亿元;为4.2万名实现就业或创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等3.5亿元。通过各种举措,共释放政策红利54.24亿元,惠及3.4万家企业94万名职工。
着力靠帮扶企业扩容量
深入开展“帮企业办实事”活动,制定全力帮助企业复工支持职工返岗就业专项工作方案。开发了“企业用工服务”手机APP,逐企统计复工和职工返岗情况;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建立24小时用工保障机制,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建立未复工返岗情况台账,共帮助路南东华五金机电城、路北勒泰城等785家企业解决6280人用工需求;在去年6月初企业职工基本实现复工返岗的基础上,对纳入监测范围的830家各类企业、51万名职工持续监测,及时掌握动态,采取应对措施。从全市情况看,在去年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职工队伍保持基本稳定。
着力靠精准服务提增量
对高校毕业生,设立专班全程服务,出台35条具体措施,拓展6大安置渠道同时发力。其中,征集事业单位空编7891个,50%以上招聘择业期2年内及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再加上招录公务员、“三支一扶”志愿者等,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岗位4000个以上,比2019增加3000多个;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576个,征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6900个;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主渠道作用,不间断举办招聘活动,促进供需匹配。对农民工,逐乡逐村逐户登统信息,进行实名制管理。对未返岗的逐人核实原因,分别制定帮扶措施,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分时段两次致公开信,引导正视疫情、做好防护、有序返岗、合理流动,先后组织2287名农民工跨省返岗;市内企业投入包车接送20.3万人次。到去年5月底,唐山市150余万名农民工,已基本实现返岗务工。加强后续跟踪服务,紧盯阶段性、季节性用工量大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积极做好余缺调剂。对就业困难人员,将“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员等10类人员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实施有针对性服务。通过市场渠道切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全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55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对退城搬迁企业职工,建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主动上门指导企业制定方案,平稳有序推进职工安置工作。同时,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优化升级创业孵化基地24家,累计新建改建80家,入驻项目8150个,带动就业3.23万人;加大创业贷款支持力度,为6482名创业者和51家小微企业放贷10.12亿元,带动就业12752人。
着力靠技能培训优质量
高标准谋划实施了“重点领域人才培训、企业职工岗前培训、重点群体人员培训”等10大培训工程,明确工作重点,将有培训意愿的企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实施免费培训。全年,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56万人,支出技能提升补贴资金2.5亿元。全市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总体得到了明显提升。
着力靠市场匹配保总量
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疫情形势严峻期间,针对现场招聘对接活动受限的问题,市县两级创新推出“微招聘”“云推荐”和“高级人才寻访”等线上服务;去年6月份以后,线上线下岗位对接活动协同推进,密集不间断举办招聘专场。全年,市、县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01场、提供岗位12.3万个,成功帮助4.1万人就业上岗,促进了人岗匹配。
着力靠公岗托底兜少量
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安置作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全面调查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公益性岗位安置意愿,征集和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精准对接并做好就业安置工作。对2020年享受政策期满的延长1年;对享受政策期满后仍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特殊困难人员,再次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突出脱贫攻坚,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设置临时公岗,专门用于安置2020届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去年,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13145人,充分发挥了“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
2020年度人才工作成果
2020年,唐山市全面对标对表国家、省改革任务,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深化改革、争先创优主责主线,以实施“凤凰英才”计划为统揽,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与全市“33458”工作思路深度融合,为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夯实人才智力支撑。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改革优化制度政策,为做好人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着力提升摆位。健全了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挂帅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把人才工作融入全市“五件大事”“八个发展”战略布局统筹谋划推进。
二是着力完善政策。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制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分类目录,出台《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保障实施办法》等配套政策,具有唐山特色的“1+N”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是着力突出协同。建好用好驻中关村引才引智工作站和京冀(曹妃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北京通州、天津宝坻签署了《通宝唐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高层次人才互认标准,搭设了人力资源服务共享平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交流合作体系初步形成。
四是着力优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凤凰英才卡”服务制度和服务内容,发放2767张;认真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家费、租房补贴等,加紧推行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度,不断破解制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制度机制障碍。
五是着力集聚资源。建成并投入运营河北·唐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公共服务、集聚产业、招才引智、企业孵化、培育市场”五大功能于一体,已吸引北京外企、中科创嘉、天津华维等25家京津冀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从业人员达262人,为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了新增长点、形成了新动能。其中,唐山市人才市场通过京津冀统一服务标准认证,成为全省设区市首家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强化人才智力引进。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持续改革优化工作方法,做大高层次人才资源底盘。在刚性引才上,建立全市规上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动态管理台账、重点企业紧缺人才库,健全高层次人才招引公告、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制度等。通过走进重点高校赴外引才,急需关键岗位猎头觅才,组织民营企业招聘会专场荐才,举办陶博会人才技术交流大会暨沿海经济带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品牌选才等渠道,促进人才向唐山市流动。2020年,全职引进博士75名、硕士104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75名,总量达到博士1075名、硕士1297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336名。在柔性引智上,以实施“百名高端人才进唐山”系列活动为抓手,依托驻中关村人才工作站、驻北美洲海外人才联络处、京津唐人才技术项目网络市场等平台,组织开展唐山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人才发展论坛、京津冀专家唐山行、海内外专家唐山行、留学人员技术推广和转让交流会等引才引智活动70多场,引进高端人才244人,促成人才智力合作214项。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推进唐山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强化人才平台建设。把“筑巢”作为“引凤”的先手,持续改革优化服务载体,为高层次人才在唐发展搭建平台。着眼推进高端引领,新建院士站2家,累计达到37家,聘请的109名特邀院士常年服务在唐山市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线,开展合作达到125项;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4所、累计达到28所,先后招收博士后69名,承担科研项目75项;持续推动创建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总量分别达到9个、20个。着眼推进示范带动,积极谋划实施和推介人才项目工程,22个项目获国家、省支持和资助,37个项目获得市级人才项目资助。其中,“基于3D视觉及深度学习技术的闭环智能控制系统”项目,入选“2020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优秀类项目;“河北省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人才智力支撑工程”“校城融合强冀项目”,入选2020年“河北省人才强冀”工程实施项目。着眼推进内外协同,成功引进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唐建立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在曹妃甸区成立“唐山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中科院在玉田县建立“国科智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科技部在丰南区建立“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与华北理工大学构建校城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依托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平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
强化人才培育培养。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机制,提升人才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一是突出业绩贡献。组织“市长特别奖”评选,对入选的12名人选(团队)每名奖励20万元;组织“唐山工匠”职业技能大赛,授予20个竞赛职业(工种)第一名“唐山工匠”称号、第二三名“唐山技术能手”称号,并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二是突出创新引领。围绕引领学术技术前沿、助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培育省级以上专家人才11名,累计达到510名。三是突出能力提升。制定企业家培训工作管理办法,通过组织赴国外和国内顶尖高校培训、举办企业家高端对话和高峰论坛等方式,大力培训企业管理人才。去年,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37场,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338人。高标准谋划实施了技能领军人才培训、重点领域人才培训等10大培训工程,培训技能人才15.56万人。
下一步,将以唐山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唐山市“两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任务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制度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新唐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