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口有变化,定期普查意义大-----七人普公报解读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全体普查人员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艰苦努力、无私奉献,亿万普查对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普查现场登记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2021年5月11日,七人普全国主要数据公布,5月19日,七人普河北省主要数据公布,6月1日,七人普唐山市主要数据公布。(点击查看→刚刚!唐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
公报数据告诉我们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全市常住人口为 771798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53%,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0.34%,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人口总量居第四位。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六人普减少 0.49人,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人口的性别结构处于合理区间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0.81%;女性人口占49.1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9,比六人普的104.46下降1.17。
少儿人口比重略有回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56%(全省是20.22 %);15-59岁人口占60.62%(全省是59.92%);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81 %(全省是19.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98%(全省是13.92%)。与六人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9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3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4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9个百分点。
少儿人口的比重回升主因是二孩等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很大程度源于当年计生政策效应。同时,生活条件改善,平均寿命提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
反映出我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积极成效,重视教育已成共识,人口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1.17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90万人,在常住人口中,拥有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0%。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加,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虽然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略有减少,但现在我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0.88万人上升为1.44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34年提高至10.07年。可以看出,各个年龄段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在上升,这说明,唐山正在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口资源的素质水平。
此外,每10万人中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8万人上升为1.57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30万人下降为3.94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43万人下降为2.28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0.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3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减少了7.56万人,文盲率由2.22% 下降到1.20%,全国是由4.08%下降到2.67%,全省是由2.61%下降到1.51%。我市人口素质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成绩斐然。义务教育推行、高中教育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举措,推动人口教育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从而以更加优质充裕的人才人力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根基。
过去的10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为人口向城市聚集奠定了坚实基础。七人普数据显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4.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35.6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市城镇人口增加111.2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97.2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3.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