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创新构建 “全周期、清单化、强服务”推进体系 1至7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 位居全省首位 国轩电池14.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年产4000吨溴素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以“发电冷却水—海水淡化—浓海水提溴”为路径的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正在形成;唐山港煤炭储运配套翻车机房项目正加紧设备安装,全省在建的最大翻车机房雏形已现;唐山国轩10GWh重卡芯动力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运营后整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将达30GWh,位列全国第二……
今年以来,唐山市聚焦项目质量提升、扩大有效投资和提高“三率两化”水平,创新构建“全周期、清单化、强服务”推进体系,举全市之力推进重点项目提速增效。1至7月,唐山市9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位居全省首位,占全年计划的82.2%。
10GWh唐山国轩重卡芯动力项目加快建设。
摸清底数,滚动推进,把项目抓成企业、变成产业。唐山市对“十五五”重大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及新能源、重大基础设施等各领域亿元以上项目进行了全面筛选梳理,建立了在建、前期、储备“三个清单”项目库,对项目实行清单管理、闭环推进。同时,抓好“开工、建设、投产”三个关键环节,确保项目接续有力。目前,全市1441个项目纳入清单体系,实现滚动接续、梯次推进。
为确保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不断档”,唐山市建立“包联+专班”机制,推动“四下基层”制度在项目一线落地,常态化开展现场办公,精准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市级领导对全市61个重大项目实施“一对一”包联,市级层面成立重大项目专班,重点攻坚10亿元以上项目;县级层面按属地推进10亿元以下项目,形成“市县分层、合力推进”格局。
唐山港煤炭储运配套翻车机房项目变电所完成设备调试。
完善从项目对接洽谈、落地建设到建成投产的全周期服务链条,唐山市特别注重项目建成后的跟踪培育,努力实现“好项目做大、大项目做强、强项目成群”。目前,已有76个项目提前竣工投产,71个前期和储备项目提前开工建设,“谋划储备一批、前期准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初步形成。
曹妃甸中心医院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服务曹妃甸区、面向河北东部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唐山市还建立“手续跑办季”“过堂联审”等创新机制,利用施工“淡季”集中攻坚审批难题,全力推动“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政策落地见效,显著提升了项目前期效率。1至7月,全市累计报批建设用地3457亩,办理用海面积175.6公顷,有效保障了裕隆新材料15万吨/年电子级环氧树脂、运机装备数字孪生智能输送机生产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首钢迁安钢铁近“零”碳排放冶炼高品质钢项目等12个省重点项目成功纳入省重污染天气豁免清单,保障了重点项目的连续施工。
强有力的项目推进机制和要素保障体系,催生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和“高质量”。全市实施的92个省重点项目,产业结构呈现明显优化趋势,项目广泛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力推动着唐山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
来源: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