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特殊的矿区广播车
环网 发表于:2016-7-18 09:5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51
一辆特殊的矿区广播车

闫克岐

  故事发生在古冶北部的赵各庄。
  1976年7月28日凌晨,惨烈的大地震发生后,人们第一时间开始了自救、互救。在抢救生命面前,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可当天色大亮后,逃过一劫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他们望着断裂的大地和满眼的废墟,茫然了……家没了,往后的日子可怎样过呀!身边的伤员又该怎么办哪?明天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令许多人惶惶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各种传言、小道消息迅速蔓延,真假难辨。有人说7天之内会有更大的地震;有人说唐山大地将全部陷下去,变成一个大湖;甚至还有人传得几乎像是世界末日到来……刚刚从惊恐和紧张中稍稍平缓下来的人们,听到这些传言怎能不害怕呢?
  这时候的人们多么需要听到外界传来的声音啊,他们想到了有线广播。在上世纪70年代,听有线广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清晨的新闻联播、矿山新闻,直至晚上的文艺节目,人们从广播中聆听毛主席的指示、党中央的声音,了解国家大事,明确工作的方向,调整生活的节奏。
  而如今那往常给人以方向和力量的广播声音到哪去了?这声音虽不是物质却能起到凝聚人心的力量,大灾难中的人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物质基础遭到摧毁的时刻,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填补这一空白,鼓舞人们战胜震灾。
  上午10点左右,人们盼望的广播声音终于在赵各庄街头响起来了。
  广播站的李铁柱推着一辆被压得有些扭曲的自行车,车上绑着两个高音喇叭,常俊仕、张金生扶着车后座上架着的蓄电瓶,大喇叭传出清晰有力的声音:“职工、家属同志们,今天凌晨3点42分,在我们这里发生了强烈地震,给我们造成了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我们广大职工、家属并没有被灾难吓倒,在自救和抢险救灾之中,显出了团结互助,舍己救人的精神。大地震虽然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党中央毛主席不会忘记我们,很快就会派人来救援我们,我们大家要安下心来……”这是播音员李秀荣手拿话筒不停地用她那清脆动情的声音广播着。此时,她的手中并没有稿件,完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这位清瘦俊秀的姑娘扎着两支短辨儿,头发有些蓬乱,衣服沾满泥土,身上留着地震过后的痕迹,但她水汪汪的双眸闪动着真诚与坚毅,说话时脸上一直挂着甜甜的微笑,将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带给了人们。小李很自然地边走边广播,用她那清脆、轻柔的声音舒缓着人们的心绪:“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班组骨干,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矿党委已成立了临时抗震指挥部,设在矿门内的小广场,希望大家听到广播后迅速到矿内报到,投身到抗震救灾中……”
  小小广播车的出现,给人一种力量,一种信心,在告诉人们,矿党委已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他们是代表矿党委发出的声音,有党在,就有主心骨,如何渡过难关很快就会有头绪。
  “不用害怕,很快就会让党中央知道我们这里地震了。”
  “是啊!肯定会派解放军来支援咱这儿的!”
  “把心塌下来,困难再大也就是挺几天的事,矿上已成立了指挥部,很快就会渡过难关的!”
  人们听完广播,有了新的盼头……
  强震发生的一刹那,在家休息的李铁柱被困在屋子里,几次爬起来又被震得倒在地上。当强震刚刚平息,铁柱从废墟中挣脱出来,首先想到的是老父亲,他迅速从塌落的房屋救出受伤的父亲,将父亲放到一块平整的焦灰板上。这时,身边的呼救声牵动了铁柱,他随即又帮着救出邻居。当身边能救的人都被救出后,他环顾周围,一切都震平了,只剩下那棵小杨树还挺立着,摇动着树枝向人们表示安慰。很快,铁柱想起了广播站,想起了正在执勤的机电工程师常俊仕,他拽出已压得扭曲的自行车,飞快地向矿山奔去。
  当他来到广播站时,满身伤痕的常师傅已经从倒塌的房屋跑出来,肩头、脸部都砸伤了,淌着血。
  “常师傅,你赶紧回家吧,工房区都震平了。”铁柱劝他赶快回家去救亲人。
  “现在不是回家的时候,如果再发生地震,里边的设备就全完了。”常俊仕,这位忠于职守的技术人员很自然地想到他心爱的广播器材。
  这时,广播员李秀荣也从废墟中挣脱出来,她不顾满身灰土,顶着凌乱的头发急匆匆地奔向广播站。这位平时言语不多、文静大方,略带古典气质的姑娘,不仅极富表演天才,还写得一笔好字,做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是个既能编又能播,而且在任何场合都不怯场的才女,也是小城中很有些名气的“明星”。
  地震发生后,她几乎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广播站,那是她的事业所在。她记挂着这里的设备,担心着值班人员的安危,见到值班的常师傅平安,她也同意铁柱的说法,让常师傅赶紧回家。这时,宣传部干事张金生也赶到了。
  年长的常师傅是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在同事中有很高的威信,他说:“事到如今,我回家也不起作用了。眼下,我们得抓紧时间抢救器材恢复广播,这是最紧迫的事情,组织抢险救灾需要广播的声音。”常师傅的话说到大家心里,旋即,几个人钻进已经断裂斜塌的屋子里,不顾余震的危险,往外抢运器材。从机房内抢运出来一台80w英雄牌晶体扩音机,一台25w高音喇叭,一个话筒和一箱矿灯电瓶。
  常师傅想到的,也正是矿上领导所急的。矿党委领导脱险后立刻来到广播站,要求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尽快组成广播车,传达党委的指示,稳定人们的情绪。
  时间不长,这辆旧自行车改装的广播车出现在遍地废墟的街头,它是那么抢眼醒目,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广播站4人边走边宣传,时不时被人们围住问东问西,他们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回答着人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你们听说没有,唐山可能陷下去?”“那不可能,不会再有超过这次大地震的灾难了!”厚道的铁柱真诚地回答。“你说还会地震吗?”“听专家说每次大震之后就会有相对的稳定期,有余震也不会太大了”张金生耐心地用自己知道的知识进行回答。“听说桥东的小商店被人抢了?”“大家要自觉地恢复秩序,矿党委已着手组织维护治安的队伍,在大灾面前,考验着每一个人,谁都不能做坑人害己的事情。”常师傅为人正直,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听说只要有灾难发生的地方就有解放军前去支援救灾,咱们这儿咋还没见到解放军呢?”“今天是发生地震的第一天,哪能那么快呀!”李秀荣浅浅一笑,发问者也笑了。
  在这一问一答中,起到了无形的沟通作用。他们的宣传平息着谣言,温暖着人们,大家都坚信党中央毛主席会很快派部队赶来支援,而许多党员团员、班组骨干听到他们的广播后立刻奔向矿山,向单位报到请求安排任务……
  那天下午突然又下起雨,可他们依然在泥水中推着广播车,在方圆5公里的矿区内穿行着,在一堆堆的废墟中间跋涉着、反复广播着,将信心和力量穿透雨幕送到每个人的心中。从清晨至下午,几个人喊得口干舌燥,肚子饿得敲起小鼓,但谁也不喊饿,再说此刻也没有饭食可找,没有水可喝。自来水管路全部震毁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边的残墙断壁和一拨拨惶恐不安的人群。但他们交替广播着,没有一丝疲倦和怯意。他们在用意志坚持着,心中有一个共同信念: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这是震后矿区第一辆广播车,他们的形象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信心,绝不能让受难后的群众看到一点犹豫和松懈。
  的确,他们做到了。坎坷的道路、突降的大雨都成为他们的陪衬,他们这个坚强的小集体把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力量,在震后第一天最及时地传达给了人们。应当说,在第一时间起到了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稳定秩序的作用,起到了号召和组织作用,使广大的党员团员迅速组织起来,有序地开展抗震救灾。下午5点左右,又发生了一次强烈的余震,人们目睹了残墙断壁的倒塌,再一次感受到了地震波的破坏力。但他们4人在大地摇晃中,紧紧地护住广播车,在余震过后继续进行广播宣传,直到天完全黑下来。
  夜深,4个人才各自回去寻找自己的亲人。铁柱凭着记忆在邻居吴大爷的帐篷内见到了父亲;常俊仕拖着遍体伤痕找到受伤的家人。短暂休息后,他们4人又接到新的任务,踏着遍地废墟,在茫茫夜色中赶回矿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