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四十年前的那一天
24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
我们忘不了那些人
十余万子弟兵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说到解放军,唐山人无不情见乎词。他们说:解放军这三个字,是实实在在的“金不换”!
这种荣誉和尊重,是来自全军100多个团以上建制单位的10万救灾部队官兵,用鲜血和热汗、拼搏和牺牲赢得的。这是一个不能遗忘的血色记忆——唐山抗震救灾,是我军在和平年代遂行抢险救灾任务中,伤亡最大的行动之一。
仰望唐山大地震遇难者纪念墙,其中有几块黑色大理石格外引人注目——这里镌刻着我军在唐山大地震中牺牲的烈士名字。田宗信、兰绍河、彭树勤……那一个个名字背后,曾经是一张张年轻而无畏的面孔。
他们也许不是唐山人,家乡亲人、故土风物,是平日里不倦的话题与憧憬。但是,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选择留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地成为唐山人。
是的,是军人的选择,义无反顾的选择。
某部战士王彦修外出集训,经唐山换车时地震发生了,虽然没有任何命令,但他毅然挺身而出,在受灾最重且老幼妇孺居多的火车站,他连续救出7名群众后,不幸倒在垮塌的房梁下,成为唐山抗震中被中央军委授予称号的英雄。
驻唐山某部女电话员高东丽地震时正在值班,她完全来得及避险,却选择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作战部门、上级值班室等部门连发10个报警振铃……
猝不及防的震波中没有接到任何命令,但每一支部队都毫不迟疑地行动起来,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人民的安危高于一切。
空军某部调度室主任李升堂,在机场指挥系统瘫痪的危急时刻,冒着巨大风险指挥一架飞机飞往北京,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灾情。接着,李升堂全凭目视耳听,人工指挥调度了2000多架次、13种机型的救灾飞机安全起降,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驻唐山某团报务员吴东亮,震后18分钟,从废墟里扒出报话机,用通信勤务电码,向上级呼喊报灾,成为最早的地震报告。
时任某部政委的刘润明则清楚地记得,震后15分钟,师党委就在操场上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任务。20分钟后他们担负起唐山银行、粮库、商店等重点目标的警戒。“唐山抗震期间,所有银行没有少一分钱!”
我们没有忘记,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灾难骤降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困难下,浏览抗震时的新闻记载,扒、挖、刨、扛、抬……通篇是这些完全凭双手和躯体在战斗的描写。某部战士刘书平灾后参加地方集合,要求“服装整洁”,可全连硬是凑不出一套没有破洞的军装来……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不少参加过当年抗震救灾的老兵们纷至唐山。采访他们,那些惊心动魄的救灾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是的,老兵已老,但历史永在,功勋永在!
没有大型机械他们用双手、用肩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冒着余震、顶着烈日他们和死神搏斗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原标题《解放军,唐山人的“金不换” 》作者:郑蜀炎 本报记者 丁增义 宋 歆)
《解放军报》上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9日《解放军报》
▽1976年7月31日《解放军报》
▽1976年8月2日《解放军报》
▽1976年8月5日《解放军报》
▽1976年8月6日《解放军报》
▽1986年7月28日《解放军报》
▽1996年7月28日《解放军报》
▽2006年7月26日《解放军报》
▽2006年7月20日《解放军报》
相关链接
唐山人民擦干眼泪、抚平伤口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震后十年 1986
十年
一个婴儿长成了少年十年一片废墟上重新站起了新唐山英雄的唐山孕育了英雄英雄的唐山人改地换天
(新华道集贸市场)
(建国路)
(市区)
(唐山体育场)
震后二十年 1996
二十年
我们已经长成了青年我们身上有用不完的干劲我们的理想就像炙热的火焰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象征着我们正大步走向明天
震后三十年 2006
三十年 我们步入了而立之年英姿勃发又多了一份成熟稳健一座宜居、美丽、文明的新唐山出现在世人面前
震后四十年 2016
四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唐山来说却意味着重生和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