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闫妍 通讯员 刘晓荣)我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加强政策制定、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政策制定,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首设科技创新创业券、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优先供地等20条措施,深入推进科技评价、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管理办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增强各类主体源头供给
完善“拨、投、贷、补、奖、买”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2015年,为18家中小企业融资1.73亿元,制定了《唐山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向河北华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投放基金2000万元。此外,推动专利权质押贷款,促使14家企业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2亿余元。同时,探索委托第三方运营环渤海知识产权市场,促进技术交易,降低创业成本。
搭建公共平台,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唐山科技中心于去年7月投入运营,可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从创客、苗圃、孵化器到加速器全链条、保姆式的服务。截至目前,已引进18家服务机构、14个创客团队入驻,帮助企业融资3800万元,培育孵化小微企业6家,带动50多人实现就业。组建了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了创客产品展示厅,开辟了创客产品制作区,举办了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知识产权沙龙等对接辅导活动10余场。依托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积极推进“中科唐山中试集成基地”建设。依托百川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机电中试集成基地”。印发《唐山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依托唐山市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创业者开展创新活动。目前,入网单位达103家,入网设备达2190台。积极引导具有基础场地资源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目前,全市共有众创空间(孵化器)28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2个,孵化总面积4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9家。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借力省级院士工作站建设,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人才和科技项目,推动“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全市建设省级院士工作站19个,进站院士达39名,建立合作研发平台20个。同时,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自2014年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累计支持了29支创新创业团队和100余名创新人才,支持经费达到900余万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