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导读日前,唐山劳动日报全文发布了《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全文1万多字,明确了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精编版”。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城乡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就业创业环境更加优良,城镇体系和结构更加科学,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成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在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的户籍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合理确定市中心城区、县(市)城区、建制镇的落户条件,放宽投靠类人员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探索研究农民的户口变动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脱钩政策,调动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改革创新户籍管理制度,以城镇派出所为单位,在具有归属居委会的实体地址上,设立社区公共户口。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加快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把中心城市建成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要素吸引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唐山成为京津冀东北部综合交通运输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18万、户籍人口达到236万。这些县城要建成中等城市全面开展2016—2018年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实施城乡规划提升、产城教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园林城市创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环境容貌治理、“三改一拆”、建筑能效升级八个方面的攻坚,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支持迁安市、遵化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等县城建成中等城市,引导玉田县、迁西县等县城加快建成以商贸流通、科技研发、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都市卫星城。到2020年,全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5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17万,各县(市)城区人口占全县人口比例达到40%以上,部分县城达到50%。建成京津冀东北部交通运输中心推进京秦高速、唐廊高速建设,谋划京曹、唐秦高速建设,密切综合交通系统与主要城区、中心城镇的通畅连接;加快京唐城际铁路,唐曹、水曹、汉曹铁路及唐遵和七滦铁路建设;加强唐山三女河机场与航空公司、旅游公司合作,适时增开热点航线,积极推进曹妃甸区、迁安市、国际旅游岛通用机场和宏升公务机基地、南湖起降点的谋划建设。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港经济开发区四大综合性承接主平台和20个个性化承接分平台。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着力加强产业升级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对接与合作,为协同发展起到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社会领域深入合作,围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谋划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加密支路、步行和自行车网络,畅通进出城市通道。加快停车场、换乘枢纽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积极谋划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推进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塑造城镇文化特色深入推进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抢救保护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聚落地名申报保护工作。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搞好城市设计,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和空间总体框架,重点对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街道、片区、节点、地标、山水五大元素进行精心设计。合理控制建筑体量、高度、材质、色彩,突出建筑文化和艺术性。建筑方案设计突出历史文化,打造一批有历史文化印记的建筑群、单体建筑、城市雕塑、文化景观,把唐山的人文典故、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变成城市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唐山记忆。货币化安置消化现有库存商品房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通过提供公租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提高城镇棚户区改造以及其他房屋征收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消化现有库存商品住房。优化行政区划格局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市辖区范围内的镇、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和村改居,理顺行政管理关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对纳入县城规划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政府驻地镇,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乡,审慎稳妥推进撤乡设镇。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建制镇,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对镇域内有产业园区的扩权强镇试点镇,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