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生活充满“幸福阳光”
——我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许贵元 田小龙 高福旺 田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今已在唐山广大农村深深落地、生根开花、硕果累累。4年来,平均每年都有350多个重点村在创建中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到目前,全市共完成创建重点村1482个、10个重点片区,其中60个重点村一跃跨入省级精品村。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重点突破、点面结合、精细管理、完善提高、逐年覆盖”,是我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机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强基工程”“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千方百计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全方位搞好协调服务。到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3.7亿元,规划实施的各类急需项目15225个,使一大批“老面孔”的村落通过“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华丽嬗变、欣欣向荣。环村公路和村内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和亮化,排水设施、文化娱乐场地、村民服务中心、医疗室、阅览室、信息超市等应有尽有、全部配套。以“洁齐美”为主要标志的新民居的陆续崛起,如同星罗棋布、充满时代气息的“小城市”,矗立在唐山广袤的农村大地,到处荡涌着生态文明的春风。迁安市紧紧围绕精神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的“四美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创建了唐山市唯一的一个省级重点片区——长城绿道片区,建成了26个“省级片区村”和25个片区外的“省级重点村”。到去年底,该市又有51个重点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荣获2016年度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称号。
我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同步、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了《唐山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及相互配套的《村庄绿化工作方案》《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村庄垃圾处理实施方案》等。依靠政策导向,健全运行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定向导航”,使全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呈现一派日新月异的新气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美不美,关键在人为。农民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党有富民政策,民有报国之心。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从而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干劲,踊跃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4年里农民投工投劳近128万个。特别是通过大规模开展“两改一清一拆”攻坚行动,基本消灭了重点村的残墙断壁、违法建筑以及乱倒垃圾、乱堆柴草、乱倒污水等不文明现象。“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我市自2014年起,连续3年将农村改厕纳入市政府为民“实事工程”,每改造一座厕所,市级财政奖给补贴300元,各县(市)区按1:2的比例进行配套补贴。到去年底,市级财政专项投入资金2亿元,累计完成农村改厕80万座。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跟进和完善。目前,全市所有村庄都配齐了卫生保洁员,生活垃圾实现了定点清运和处理,重点村庄的绿化植被率已达到44%以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强化和提升,正在转化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广大驻村干部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参谋、好助手。他们坚持“以村为家”,以农民为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驻村”干部沉下去,“助村”实事干出来。他们常年风里来、雨里去,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创业致富跑前跑后、跑钱跑物、筹资金、谋项目、办实事、解难题。他们清晨一身露水,雨天一身泥水,晴天一身汗水,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面对面”互动、“实打实”服务,以爱民、亲民、为民的良好作风,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民的心坎上。4年间,累计筹集建设资金8368万元,被称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和农民的“贴心人”。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大开绿灯、保驾护航。全市自上而下都成立了专门机构,涉及卫生、住建、农林水、环保、财政等35家为成员单位。各级领导带头抓、部门齐心协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形成了检查、督导、考核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机制,使美丽乡村建设正沿着全覆盖的目标稳步推进,为唐山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常创常新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助力唐山向国际化沿海强市大步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