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科技创新主力军、经济发展增长极、项目建设主战场的各开发区,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30.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6.91亿元、税收166.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54.36亿元,直接利用外资51120万美元。
为从根本上解决开发区发展"小而散、无序化"的局面,我市对开发区进行了优化整合。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综合考虑各开发区发展需要和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编制各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开发区发展方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晰、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二是着眼加快发展。本着"项目向园区加速聚集"的原则,将新建的工业项目全部落户在开发区里,原有工业项目逐步向开发区内搬迁;引导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将招商引资的重心向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三是优化空间布局。将全市开发区按照城市经济、沿海增长极、县域经济划分为三大板块,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布局结构趋于优化、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的新格局。
全市各开发区经过优化整合后,不断深化机构编制管理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和强化投融资平台建设。目前,海港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10家开发区已设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个中心全覆盖,一枚公章管审批"。此外,通过优化整合,原来隶属同一县(市)区管理的开发区优化整合为一个,通过"区中园"的模式,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避免了项目建设同质化和招商引资中的相互竞争。各开发区按照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开发区核心产业的聚集能力,打造了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其中,高新区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打造了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京津冀石墨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丰润开发区突出打造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港开发区突出打造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南堡开发区突出打造中国海洋化工(南堡)产业基地,芦台开发区、汉沽开发区对接天津突出打造"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曹妃甸经济开发区突出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平开发区突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聚集能力和品牌效应正在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