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之变 ——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圆满收官之际 □ 记者 纵河 孙美 杨星星 盘点旧岁,春华秋实。 回眸2021年,如果说用一个字来概括唐山这一年的发展成就,那一定是“变”—— 这一年,经济提速促进发展量变,项目建设支撑转型质变,创新驱动加快结构裂变,向海图强引领路径转变,城市更新激活品质蝶变,改革攻坚撬动活力嬗变,共建共富带来民生改变,“十型”政府推动作风蜕变。 量变、质变、裂变、转变、蝶变、嬗变、改变、蜕变—“八个变”,宣示着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的思想伟力、实践伟力,展现着全市上下坚持“33458”工作思路、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生动实践,凝结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昂扬向上精神状态拼搏竞进的智慧和力量! “八个变”,“变足”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变强”了迈入“万亿俱乐部”的根基,“变快”了走好新的赶考路、开创“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的前进脚步!
(一) 这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站上8000亿新台阶、达到8230.6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比上年上升1位、居第27位,人均GDP跨过10万元门槛、达到1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2.7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服务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等主要指标增速领跑全省…… 2021年,经济发展的这一量变,是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向海图强、城市更新、改革攻坚统筹推进、综合发力的结果。 我们看到,这一年,通过推进项目建设,“进”的态势更为强劲——
河钢浦项汽车板合资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虎年春节前夕,乐亭经济开发区内,河钢浦项汽车板合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这个总投资41.25亿元、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单体投资最大的外商合资项目于2021年6月25日签约,2022年1月7日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品规格最大的高端汽车板供应企业,对引领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业和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只河钢浦项! 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均和云谷·唐山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园项目在城南经济开发区落地;曹妃甸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北京巴威锅炉高端制造搬迁项目的主体工程早已完工;首农食品集团进出口冷链物流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中…… 2021年,我市持续开展 “四个一百”进唐山活动硕果累累,成功引入科研院所338家,与央企京(津)企对接洽谈亿元以上项目163个,累计走访优质民企1890余家。招商选资百日攻坚成效显著,新签约超亿元项目560个。每季度组织项目“三集中”活动,46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20.9亿元。71个产业转型项目竣工投产,新建项目入统规上工业企业134家,省内遥遥领先。 我们看到,这一年,通过推进创新驱动,“新”的动能持续释放——
工人在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内调试机器人。 走进位于高新区的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新建厂房内,2名技术人员正对一台“身披盔甲”的应急救援破拆机器人进行调试。 该公司以“机器人+技术”赋能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应急救援、特种作业两大系列50余款特种机器人产品及多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该基地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目前,包括特种机器人研制、远程控制、培训体验、检测、展示及综合服务五大中心在内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其中,作为研发基地的核心建设区域的国家级实验室,涵盖人工智能、传感器、云平台、自动控制等32个机器人功能实验室,为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同样,在高新区京唐智慧港,聚集了北京双泰气动、帝马科技、微探科技等一批项目,多项高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是我市持续发力打好产业结构调整持久战,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2021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全省最高,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全省最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2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637家,上市企业实现县域全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9%,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38%,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名位居全省第一。 我们看到,这一年,通过推进向海图强,“蓝”的优势日益增强——
一艘轮船靠泊在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装货(无人机照片)。 2022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加快“三个努力建成”步伐 “钢城”变“港城”向海谋发展》为题,点赞唐山向海图强打造“蓝色引擎”。 “一港双城”,港是龙头。 冬日的渤海湾,碧空万里,海水湛蓝。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两艘巨轮静静停靠,数十米高的大型卸船机正挥舞着“巨臂”作业。 唐山拥有海域面积4467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4.3%,陆域海岸线229.7公里、占全省的47.4%,唐山港是天然的钻石级深水良港,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多个港口通航。对于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攻坚期的唐山来说,向海图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未来所在。 如何向广袤海洋要空间未来,打造沿海经济带增长极?唐山以“三个转变”给出了答案。 推动深水良港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通过无水港、国际班列、集疏运体系延伸内陆,以外贸航线、开放口岸、航运物流拓展向海空间。推动沿海经济由“陆海统筹”向“向海图强”转变,深入实施“海洋+”行动,加快海工装备、海洋渔业、海洋旅游链式集聚。推动开发开放由“政策优势”向“发展胜势”转变,深化“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政策协同。 这套“组合拳”,打出了我市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 2021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7.2亿吨,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曹妃甸自贸片区20项自主创新案例复制推广,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主体达到1000家,综保区全国排名前进10位,省级以上开发区营业收入突破两万亿大关。 我们看到,这一年,通过推进城市更新,“美”的颜值充分彰显—— 2021年11月5日,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继当年4月成功入选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后再获殊荣。至此,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国家城市更新、城市体检“双试点”。 捷报频传。2022年1月20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我市秦唐高速公路唐港高速至长深高速段、长深高速唐山西绕城改线工程和国道G112唐山市绕城改建工程、国道G205唐山市绕城改建工程、国道G509唐山市区至乐亭段改建工程、国道G102丰润国持营至唐秦界彭店子段改建工程6个项目按照经营性收费公路组织实施。 这标志着我市“双大外环”公路绕城雏形初显,“货车围城、重车穿城”即将得到破解,对提升唐山交通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市城市提质扩容脚步的加快,八大片区建设按下了快捷键。
这是位于唐山市开平区的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会址(无人机照片)。 去年10月18日,为期近4个月的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正式闭幕。“花舞唐山”百余天,留给了凤凰城浓郁花香,也让位于开平区的花海成为唐山展示城市魅力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闭幕不闭园,我市大力发展“后园博时代”经济,依托园博会资源,对既有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丰富业态,推动形成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努力把唐山花海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碳汇试验高地和转型发展高地。 2021年,我市在全省首创“投资人+EPC”模式开发城市原点,唐山新城、花海等片区亮点纷呈。成功入选新能源汽车应用试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域海绵城市示范,演绎了清水润城、污染退城、秀色满城的别样精彩。 我们看到,这一年,通过推进改革攻坚,“创”的红利不断涌现—— 2022年伊始,我市的“‘十百千’创建行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名单,全省唯一。 这是我市聚焦改革热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力证。
“拿地即开工”首家受益企业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去年12月10日取得土地使用证当日,我们一次性办好了全套开工审批手续,第二天就开工了。”日前,在位于曹妃甸区南堡经济开发区的唐山市广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高档塑编制品、木塑托盘项目基地,挖掘机在忙碌作业,公司总经理陈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自去年11月14日《唐山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在全市第一家顺利完成“拿地即开工”全流程审批程序的公司,真正跑出了项目审批的“加速度”。 《实施方案》的出台是在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较好成绩基础上的再深入、再强化、再提升,是助力招商引资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市已有7个项目完成“拿地即开工”审批程序,55个项目拟进入审批程序,49个项目已进入审批程序。 与此同时,我市升级人才政策,深入实施“凤凰英才”计划。 去年10月24日, 我市推出人才新政3.0升级版——《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凤凰英才”计划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强市的意见》。以“凤凰英才”3.0升级版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精尖”人才招引、“凤还巢”人才回归等“十大工程”,引一个人才,强一家企业,兴一方产业,让唐山发展动能更强、后劲更足。 2021年,我市发布了“唐山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令”,实施“凭意愿、零门槛”落户制度。161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国企改革经验全省推广。 (二)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21年,我市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经济发展的量变成果正在变成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民生工程。 我们看到,这一年,“好”的日子愈发红火—— 新年伊始,小雪初霁。机场路北楼5、6号楼以及原华盛超市机场路店等建筑拆迁现场大型设备一片轰鸣、如火如荼,还吸引了不少自媒体网红来这里打卡——长虹道这段多年“断头路”不久将有望成为历史。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上,市委、市政府对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治理烂尾楼、改造棚户区、破解停车难、消除城市易涝点易险点等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全面破解各类难题,我市落实“五个一”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实施了领导“包案”制度,做到有人牵头、有成员参与、有目标要求、有完成时限。
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把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解决好,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服务功能、小区特色、基层治理大提升。去年改造老旧小区221个,计划投资9.36亿元。启动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22272套,基本建成项目16个、20044套。 有序推进列入民心工程的城镇既有住宅燃气安全保护装置加装工作。市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定期督导调度,严把安全生产关、施工质量关和产品检验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通过聚焦安装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压实责任和措施,将一项项任务精准落实到位。去年中心城区(路南区、路北区、高新区)年度20万户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破解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路北区着力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实时跟进项目推进情况,对复杂问题、进展缓慢项目制定“一事一议”原则,进行跟踪督办。“我们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把解决老百姓‘房子’问题放在心坎上、落到行动中,取得真成效。”路北区处遗办负责同志表示。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将基层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心工程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截至去年10月底,我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23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202%;2019年以来,全市5335个村卫生室、5302名乡村医生纳入一体化管理,全市“一村一室一医”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20个村庄农村污水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 为解决困扰我市小学生家长的“三点半难题”,从弹性放学到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到开设特色兴趣课程……各地课后服务不断升级,切实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面对多点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我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疫情零输入、零输出、零反弹的基础上,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主副食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丰富,煤电油气热等重点供应保障有序…… 2021年,23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兑现承诺,就业、医保、低保、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等指标跻身全省前列;PM2.5浓度降至4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9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产值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集群达到9个,美丽乡村创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一张张捷报后面,映衬的是人民群众的一张张笑脸。 (三) 好环境也是生产力! 我们看到,“十型”政府推动作风蜕变,“干”的激情全面迸发。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蔚然成风,用忠诚、有为、担当、创新、争先、务实、为民、法治、团结、廉洁彰显作风底色,让唐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为2021年“唐山之变”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 “实在没想到,周末也能预约办理户籍业务了,比以前方便多了!”市民陈先生在路南公安分局福乐园派出所办理完户口迁移业务后欣喜不已。 曾经很多群众到公安部门办事,常为“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而苦恼。市公安局聚焦事关平安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将着力点放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一举推出“十六条”便民利企举措,包括在全市公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办事窗口推出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业务办理服务、提供老年人优先办理服务、调整下放户口迁移审批权限、实行居民身份证加急办理常态化、最大限度缓解老旧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等等。
唐山市行政审批局精简办事流程,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日前,我市某医疗机构因营业地址搬迁,需要到市行政审批局办理医疗机构地址变更许可。让该医疗机构办事人员欣喜的是,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市行政审批局正推行“多连办”。1月10日,该医疗机构就同时收到了“三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认可书》《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群众往返跑”转变为“信息代替跑”,“审批员”转变成“服务员”。市行政审批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了社会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一次办”,政府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两次办”改革,涉及14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实现所有审批事项“一次申请、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一口出件”,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用时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从项目“多头跑”到“一窗办”,从百余种申请材料精简至20余种,从现场办升级为网上办,从“跑一次”优化为“零跑次”, 极大地缩短了各项行政审批时长,深受百姓好评。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部分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常常冷锅冷灶,“做一锅饭吃好几顿”。滦南按照政府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志愿者奉献一点的“四个一点”模式,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化养老新路子,目前全县有16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起了30家农村居家养老小食堂,为75周岁以上的老人、低保户、特困供养户、贫困边缘户和残疾人提供餐饮制作和专送服务,解决了150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政务办联合出台的企业开办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企业开办服务标准,即“5310”服务标准:提交材料最多5份,流程环节最多3个,办理时间最长1个工作日,成本最低零费用。整合企业登记环节、精简文书材料、压减开办时间、降低企业登记成本、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服务规范建设,有序开展市本级企业开办示范点建设工作。 前不久,丰南区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地区,以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区,奏响“法治为民”主旋律的成功实践,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该区早在2010年就制定出台《丰南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他们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审批效率,16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秒批”,行政审批时限最短15个工作日、最长不超30个工作日;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奋斗是对唐山最深情的告白,实干是对人民最负责的报答,拼搏是对自己最有力的交代。2021年,这些工作也同样是全市上下奋斗拼搏的结果—— 2021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78件、政协委员提案471件,按时办复率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全年“三公”经费下降10.9%。完成“七五”普法,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提升。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不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全面优化。民族宗教、机构编制、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防海防、史志档案、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救灾、气象、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迈出新步伐。 在刚刚过去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1年,唐山迈好了第一步,见到了新气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让我们永葆只争朝夕、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好新的赶考路,在“三个努力建成”的生动实践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虎虎生威向未来! |